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飞机军民两用的特性决定了中国的飞机制造及修理行业一直是由国家或者国有企业所掌控,且主要集中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系统。虽然近年来开始允许民营资本介入其中,但是其主要涉足的领域只是轻或微型通用飞机以及相关零部件制造,总的格局并未发生变化。
二、行业供给规模分析
2017年中国飞机制造及修理行业市场规模2642.49亿元,较2016年上升7%;2018年,中国飞机制造及修理行业市场规模达2795.75亿元,较2016年上升6.00%。随着未来飞机需求市场的进一步释放,预计年增长幅度会达到8%。
三、2019-2025年飞机制造及修理供给预测
首先,中国航空维修企业将获得充分的发展,获得巨大的收益。未来几年间,中国航空维修业收益的增长率将仅次于印度,为7.6%。至2018年,中国维修市场的收益预计将达到57.2亿美元,占世界维修业总收益的10.4%。如果中国的维修企业能更多地从中获取收益,那么,对于企业和国家来说,都是具有深远发展意义的好事。
其次,中国航空维修业整体将在世界的航空维修业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展现出发展的活力。中国航空维修业的竞争优势,将从劳动力价格优势方面转向综合竞争力优势,并在部件维修等的深度维修领域同世界先进的维修企业展开局部竞争,并很有可能在某些领域同OEM厂家进行合作。航空维修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将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和社会精英的加入。那时,中国最出色航空维修企业将真正走向世界,不仅争取世界的订单,而且将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建立自己的航空维修站,甚至有机会扮演制定与改变世界航空维修市场规则的重要角色。
再次,航空维修业,作为航空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将对航空制造业产生重要的影响。航空维修是售后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只有用户买到的产品能得到全寿命的保证,才有继续购买制造商所提供产品的信心。所以,发展航空维修产业链,就可以拉动制造业,提高工业部门的整体竞争能力。航空维修技术的外部效应,如力学、热学、电子学、材料学、工程学和化学等诸多的基础学科和先进的管理理论等将给中国工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2015年,机场系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56.1亿元,比2014年增长17.0%。重点建设项目15个,其中:郑州新郑机场扩建工程竣工;北京新机场工程、长沙黄花机场扩建工程、浦东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广州白云机场扩建工程、重庆江北机场扩建工程、武汉天河机场扩建工程、哈尔滨机场扩建工程等续建项目进展顺利;青岛机场迁建工程、桂林两江机场扩建工程、长春龙嘉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海口美兰机场扩建工程、成都新机场、大连机场迁建等项目开工建设,厦门机场迁建工程已开展前期工作。随着机场的建设,航空公司的飞机维修需求将大幅上升,中国航空维修业将迎来巨大机遇,预计2018年,中国航空维修市场规模将达700亿元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高于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