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衡阳县:产业扶贫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09 09:59:16    浏览次数:334
导读

衡阳县洪市镇市田村是由原市田村和原柔水村两个省级贫困村合并而成,地处偏远,耕地1700多亩,山林面积14000多亩,农民靠种植传

衡阳县洪市镇市田村是由原市田村和原柔水村两个省级贫困村合并而成,地处偏远,耕地1700多亩,山林面积14000多亩,农民靠种植传统的稻谷吃饭,是典型的人多山多田少的边远山区。全村现有农户724户3405人,其中通过识别整改后建档立卡贫困户98户368人。

近年来,市田村支“两委”在县驻村帮扶工作队和镇干部的支持配合下,抢抓国家扶贫政策扶持机遇,引导贫困户转观念、调结构,创建集体合作组织,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使市田村从一个贫穷落后村逐步向美丽乡村看直。镇村两级干部和县帮扶工作队把市田村的产业扶贫落实到实处,带动贫困户真抓实干、坚决落实上级扶贫政策精神的一个缩影,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壮大农业合作组织、捆绑使用资金、整合部门资源、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提高贫困户务农收入的根本出路,关键在于从种植传统大宗作物调整到种植市场价值高的经济作物上来。为尽快转变市田村延续上千年单一种植稻谷的陈旧观念,选一条好的发展路子脱贫致富,镇村干部及县驻村工作队多次组织党员及贫困户,分别到广西的金槐三红柚产业基地和本县石市镇、关市镇的牛羊养殖基地参观学习。

通过观摩典型、学习先进,市田村支“两委”班子意识到,传统种植只落个辛苦不赚钱,要想提高经济收入,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过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进行广泛征求意见,同时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最终选择发展以金槐和三红柚为主、烤烟为辅的种植业,以生态鸡和生态牛羊为主的养殖业作为产业扶贫项目,并制定了发展规划,明确了具体目标和实施措施。

为使产业发展规划得以全面实施,在镇村干部和县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推进下,村里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市田农家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引进省重点产业扶贫项目—种植金槐药材1000亩,具体做法:按照四跟四走的模式(资金根针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村流转山地,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贫困户入股分红;资金来源由村产业扶贫资金投入20万,按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8户368人的人口计算,每人543元细算到人。公司与贫困户签订好入股分红协议,丰产后保底收益协议为1200元/人/年;由衡阳县华盛达科技有限公司争取金槐项目省级产业扶贫资金100万元,已到位启动资金30万元;计划根据省扶贫办的要求,按全村368人计算到贫困户入股分红资金;其它资金由华盛达公司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东负责,分红合同按产后贫困户分红纯利65%、村集体经济组织30%,村集体收入5%;种植过程中所需人工全部安排贫困户,劳动工资不少于1800元/月,使贫困户长期受益分红,让贫困户每家每户和村集体都有经济收入。

目前已种植金槐186亩,并已整理*地100多亩,准备下半年整理*地700多亩,争取完成1000亩金槐种植任务;预计四年后可以丰产,收益将达到2000元/亩。 发动25户贫困户种植三红蜜柚110亩10000株,最多的一户有5亩,最少的一户有1亩,村里补偿技术培训和树苗,按季度补助肥料和除草工资,目前来势很好。 村流转耕地面积205亩给大户承包种植烟叶,贫困户优先务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务工收入。 通过养殖脱贫的贫困户共20户,其中8户养鸡、6户养羊、5户养牛、1户养猪,村部与养殖户签订了帮扶协议,给予了每户2000元养殖补助用于购买种羊种鸡等,今年6月份又按规模大小进行了最多2000元,最少1000元的扶贫奖补,针对去年流行禽流感、鸡禽滞销的难题,还联系了县富森百货和多所学校为贫困户解决销售难的问题,增加了贫困户家庭的经济收入。

在创建市田农家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础上,按照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的生产经营理念,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日常管理,全面推进金槐三红柚产业的整体发展;常年聘有专业权威技术人员,对种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同时加强经济作物的培育、种植等一体化管理,打造高品质的金槐和三红柚品牌。 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扶贫,充分利用上级扶贫专项资金,新修田间机耕路7.5公里、机耕路桥3处,市田至隆兴公路路基工程2.4公里,改造两所学校厨房和厕所,完成二口山坪塘和一处小型水库加固,完成村部周围100盏路灯和4.5公里村道绿化,完成了柔水片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优化了产业扶贫硬件设施条件。

以金融扶贫推进产业扶贫,市田村落实扶贫贴息贷款58户187万元,很大程度解决了扶贫产业的资金问题。 以电商扶贫推动产业扶贫,向县电商办推荐2名贫困青年参加精准扶贫电商培训,推荐4名贫困人员在市参加电商经营管理和创业技术培训,增加了村产业扶贫的信息渠道和销售渠道。 以教育扶贫推动产业扶贫,为市田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56人,从小初高到职高大专生都申请落实了贫困生扶贫补助,并大力弘扬重教好学的好风气,为村产业扶贫的长久发展培养高文化素质后备人才。

以党建扶贫推动产业扶贫,按上级换届选举的政策和要求,优化配置村支两委班子7人,加强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对党员制定了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奖惩考核,对重灾重病贫困户慰问献爱心,密切联系群众,让群众尤其是贫困户能及时了解到党的各项好政策,感受到党组织的各种关心,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为村产业扶贫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035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