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拱社区位于鹏程管理区西南部,东、南与在拱村接壤,西连百里杜鹃湖,北与箐门村接壤,森林覆盖率65﹪。全村社区共辖在拱、武寨、万寨三个居民组,总人口373户1460人,其中有贫困户13户23人;耕地180亩,林地3750亩。 自今年四月成立脱贫攻坚讲习所以来,在拱社区通过“讲”“习”等方式,给广大贫困群众讲政策、说发展、谈教育,不断激发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社区经济结构怎么调整?产业怎么发展?哪些公共设施急需建设? 一系列脱贫与发展的问题,时刻考验着在拱社区党支部这个最基层的党组织。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在拱社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本着“标准、节俭、实用”的建设原则,利用村级会议活动场所,整合“道德讲堂”“农民夜校”等,统筹利用社区会议室,挂牌成立在拱社区“脱贫攻坚讲习所”,着力改变以往就事开会的现象,让群众会成为广大农民补充精神食粮、学习致富本领的大学堂。
此外,在拱社区利用讲习所开展强带弱、富带贫等结对帮扶活动,不仅让讲习所成为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等农村弱势群体倾诉民怨的场所,而且通过政策帮扶、能人带动等方式帮助他们切实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迄今为止,在拱社区在能繁母牛养殖、马铃薯种植、特色中药材种植等产业链上都建立了“产业党支部”,推行“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支部+合作社+公司”等产业发展模式,不仅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地等问题,还通过企业发展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实现就业。
这种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使社区部分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实践就业稳定脱贫,近年来,在拱社区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年均20%快速增长。 自讲习所开办以来,在拱社区结合日常工作开展,利用群众会、板凳会、院坝会等方式,由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带头宣讲,内容多种多样,语言通俗易懂,工作做到哪里,哪里就有社区干部,哪里就有宣讲,营造出到处是课堂的文化氛围,让群众无时不刻都能了解政策、学到技术,拉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距离。
走在在拱社区大街小巷、商铺、农户家中······到处干净整洁,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行,大家渴望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政策、培养新技能的意识逐步增强。截止目前,在拱社区主动申请精准扶贫“特惠贷”资金开办养殖场、发展农家乐和农家旅馆的农户有10户48人,涉及资金60万余元。
“以前都是干部带着政策找上门,如今都是群众找上门来求发展。”这一现象在在拱社区已是屡见不鲜,群众见着干部不再躲着、藏着,而是主动上门咨询政策、谋求发展。 百里杜鹃湖,也叫移山水库,在拱、箐门一带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引导村民提升素质扮靓环境,喜迎八方游客。 在拱社区在讲学内容上,摒弃以往生搬硬套等“拿来主义”思想,授课人员在讲习时将各项政策转换成一笔笔脱贫致富的经济账,让广发大农民看得见、有盼头、有目标,激发他们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而不是固守成规,盼着党和国家能给他们发多少钱和多少物品。
通过讲习,全区农村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精气神有了很大提升,思想观念得到明显转变,主动脱贫意愿空前高涨。在在拱社区13户23人贫困人口中,已有3户10人通过政策奖励和参加养殖技能培训开办家庭养殖场,家庭人均年收入达10000元以上,其余部分有劳动力贫困群众通过参加恒大集团帮扶鹏程管理区吸纳就业培训纷纷实现就业。 为让讲习内容符合村民的需求,在拱社区根据有劳动力贫困户数据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贫困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创业就业服务,把学习与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方面经验成果相结合,让辖区每户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能够得到产业、技能、就业、教育等相关脱贫政策的培训学习,让他们通过培训掌握一门实用技术,鼓励他们自力更生,真正让脱贫攻坚凝聚起广大贫困群众渴望脱贫、追求小康的信心和决心,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截至目前,在拱社区利用脱贫攻坚讲习所开办理论培训、现场实操培训累计10场次,培训群众800余人。
在开展脱贫攻坚讲习工作中,为了使每个干部都吃透扶贫政策,厘清工作思路,掌握扶贫办法,确保培训能见实效,在拱社区一方面鼓励干部走出去学习和观摩,到周边县市去,到辖区乡镇去,看人家产业如何发展,干部如何带头,群众如何参与,一方面开眼界,一方面长见识,一改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法,把课堂搬到种养殖基地的第一线,让干部通过现场观摩,感受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氛围,学习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和方法;另一方面采取向外“联姻”的办法,邀请农业专家、农村致富带头人担任讲师,到社区开展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通过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宣教,解决干部当中存在的政策疑惑、理论疑惑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等问题。迄今为止,在拱社区带领干部走出去学习和观摩5次,邀请农业专家、农村致富带头人到村开展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