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子是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约有60多种,常见栽培的有裂叶牵牛。原产于热带地区,全国各地有分布,喜欢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下这种植物的功效与作用及它和巴豆的区别。
牵牛子的功效与作用
【来 源】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 味】性寒,味苦,有毒。
【归 经】归肺经、肾经、大肠经。
【成 分】含牵牛子甙(树脂甙类)、脂肪油、有机酸等。
【功能主治】 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
【功 效】具有泻下、利尿、消肿、驱虫等功效,主治肢体水肿、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便秘、虫积腹痛等症。
【用法用量】3~6g。水煎服。研末吞服,每次05~1克,每日2~3次。
【炮 制】
取原药材,拣去杂质,用清水洗净泥土,晒干。炒牵牛子,取牵牛子,置炒药锅内,用微火加热翻炒至微鼓起、透香气、显火色时,取出,摊凉。成品偶见焦黄色。 炒后,可缓和其利水通便的作用。
【用药禁忌】
1.孕妇及胃弱气虚者忌服。
2.用量过大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及便血、腹痛、呕吐等副反应。因此,该品只宜转用,正气亏虚所致的虚胀不宜应用。
3.气虚腹胀者,当以健脾补中为要,不宜用该品攻泻消积,克伐胃气。
巴豆和牵牛子的区别
巴豆
巴豆有大毒,属峻下逐水药,产于巴蜀,其形如豆,故名。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主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等。
主治: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有大毒,须慎用。
牵牛子
牵牛子别名 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性味 性寒,味苦,有毒。
功能主治: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它们可以一起入药。
文章总结
牵牛子不但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它还是很好的观赏植物,适宜盆栽观赏,把它摆设庭院阳台,当主蔓沿着铅丝爬到竿顶时,摘去顶尖。侧蔓每长到6片至7片叶时掐尖,这样可使花朵大,不断发蔓开花,特别美丽。今天我们对于牵牛子和巴豆有什么区别及牵牛子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