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兰,即南接洞庭澧水流域的野生兰花,为兰科,地生兰。它的名字由来,因爱国诗人楚大夫屈原游历于此留下的绝妙诗句“沅有芷兮澧有兰”而得名。今天小编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下这种植物。
芷兰介绍
芷兰“芷”通“芝”,芷兰是蕙芷的简称,指蕙兰和白芷。原产中国,是我国栽培最久和最普及的兰花之一,古代常称为“蕙”,“蕙”指中国兰花的中心“蕙心”,常与伞科类白芷合名为“蕙芷”。蕙兰花是我国珍稀物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物种。蕙兰原分布于秦岭以南、南岭以北及西南广大地区,是比较耐寒的兰花品种之一。
芷兰的清美芬芳美德,大美不言的韵致,自然会赢得人们各种赞誉和喜爱。一来花朵纯真质朴,无需浓妆艳抹,更无俗气媚态。正如洞庭第一长联中所云:“沅芷南 芬,澧兰北秀”。这个“秀”可谓得体佳丽也!是一种内在美,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二来由于圣洁高雅,幽居深谷,不趋炎附势,“虽无艳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似 德人”。人们常把它与“常德德山有德”相题并论。
芷兰生长环境
澧阳大平原怀抱万顷孕育生命的沃土肥壤,向山间落叶腐殖了的海绵地,似乎折枝也能绽出新绿,是一片有感情和智慧的土地。然而芷兰的养殖方法当地人们总结出“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的养兰十二字诀,专业花农根据芷兰生 长田间要求不高,喜半阴半湿等特点,还培育出深黄、浅红等花色的园艺栽培品种,作为一种室内盆景花卉,可供长期观赏。最好的新品种花朵多,细叶纤长,浓绿而又光亮,其造型千姿百态、美则美矣。
芷兰文化历史
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子曾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夫兰(蕙兰和白芷称为一对,合名:蕙芷 )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可谓证明中国兰和伞形科白芷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一代文学巨匠沈从文在名著《桃源与沅州》中欣然撰写:“小溪谷里生芷草,到如今还随处可见。这种兰科植物生根在悬崖隙间,或蔓延到松树枝丫上,长叶飘拂,花朵下垂成一长串,风致楚楚,花叶形体较建兰柔和,香味较建兰淡远。”这些具体生动的描绘,也含蓄的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绵绵之情。
小编总结
芷兰四季常青生命力很旺盛,叶柄中间盛开一束束小小的黄花。幽香向四周弥漫,这种香味既不象玫瑰花的香味那么强烈,又不象桂花的香味那样甜腻,也不象梅花的香味那样清淡。但却朴素大方、爽心惬意、馥香袭人。乃有“香祖”或“国香”之美誉。今天小编对于这种植物的介绍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