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草是多种草本植物或藤本植物的别称,通常是指马钱(子)科钩吻属的钩吻,在中国,称为“断肠草”的植物有9科、13属、16种之多。今天我们就简单的去了解它的药用价值。
断肠草介绍
断肠草并非专指一种药,比如卫矛目卫矛科的雷公藤在 中医临床上其别名也叫断肠草,但是它与钩吻没有任何的联系,在植物分类上不是同一科属。雷公藤原植物属于卫矛科,其毒性是比较大的,如误服雷公藤嫩芽、 叶、茎等也都会中毒。其表现也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还会导致对消化道、心血管、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的直接损伤。
此外,人们所熟知的中药,毛茛目毛茛科的乌头、锦葵目瑞香科的狼毒、金虎尾目大戟科的大戟等,在古代都因其具有明显的毒性而有“断肠草”的名称,其原植物或生药材若不加以严格的科学炮制,而直接内服的话,也都有可能导致人的生命危险。
断肠草药用价值
药用名:断肠草。
性味归经:苦、辛,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攻毒拔毒,散瘀止痛,杀虫止痒。外用治皮肤湿疹,体癣,脚癣,跌打损伤,骨折,关节痛,痔疮,疔疮,麻风。还可杀蛆虫、孑孓。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注意事项:禁止内服。
备注:由于药品含多种极毒的钩吻碱,误食能致命。中毒后引起晕眩,咽、腹剧痛,口吐白沫,瞳孔散大,下颚脱落,肌肉无力,心脏及呼吸衰竭而死亡。
断肠草毒性知识
中毒症状:
一般情况下,误服钩吻后,10分钟内就会表现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半个小时后就开始出现腹痛,抽筋、眩晕、言语含糊不清、呼吸衰竭、昏迷等症状。
解毒方法:
据文献记载,当年神农尝百草,就是因为误尝断肠草而死。断肠草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喜欢生长在向阳的地方。一旦发现类似情况,就应及时就诊,如果时间紧迫,可以先给误服钩吻者灌一些鹅血、鸭血、羊血,这在临床上已经证明有一定的疗效。
1、鸭毛蘸花生油拭咽喉催吐,吐后再灌服花生油1小杯。
2、鸭蛋3个,取蛋清调花生油灌服。
3、鲜马尾松树梢8条(去叶),韭菜(全草)1把,铺地蜈蚣(马鹿角)05~1两。共捣烂,冲水半碗,取滤液服。
4、蕹菜根、茎(去叶)1斤,捣烂绞汁内服。
5、鲜积雪草捣烂拌茶油灌服。
6、金银花连叶捣烂榨汁拌红糖灌服。
小编总结
这些植物在古代都因其具有明显的毒性而有“断肠草”的名称,其原植物或生药材若不加以严格的科学炮制,而直接内服的话,也都有可能导致人的生命危险。今天小编对于这种植物的药性和毒性的介绍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