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藤是豆科植物相思子的茎、叶,别名土甘草、山甘草,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生津,润肺,利尿等功效,主治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乳痈,疮疖,肝炎等。你想要了解它吗?接下来小编就简单为大家介绍这种植物的药用价值和形态特征。
相思藤形态结构
相思藤原形态相思子,属于攀援灌木。枝细弱,有平伏短刚毛。偶数羽状复叶, 互生,具短柄,长圆形,两端圆形,先端有极小尖头,上面无乞求,下面被稀疏的伏贴细毛。总状花序很小成头状,生在短枝上,无总花梗,花序轴短而粗,肉质。花小,排列紧密,具短梗花萼黄绿色钟形。
相思藤先端有4短齿,外侧被毛,花冠淡紫色,旗瓣阔卵形,基部有三角状的爪,翼瓣与龙骨瓣狭窄雄蕊9个成1束,子房上位,被毛,花柱无毛,柱头具细乳头。荚果黄绿色,革质,菱状长圆形,扁平或膨胀,先端有弯曲的喙,被刚毛状细毛。种子4-6颗,椭圆形,在脐的一端黑色,上端朱红色有光泽。花期在3-5月,果在期9-10月。
相思藤性状
相思藤性状鉴别 茎纤细,直径约1mm,青绿色,干燥的藤茎,细瘦,(以叶多、色青绿者为佳。)表面被有稀疏刚毛,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小叶片长方形至长方状倒卵形,长圆形。叶为羽状复叶上面光滑,下面亦有稀疏的细刚毛,易脱落。气微,味甘。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茎、叶。
相思藤药用价值
【性味】甘,凉,无毒。
【归经】肺,脾,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乳痈,疮疖,肝炎,生津,润肺,清热,利尿,治喉痛,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3--5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手册》:生津,止渴,润肺,清热。凉茶料多用。
2、《南宁市药物志》:叶:治乳疮。
3、《中国药植图鉴》:叶:利尿,治支气管炎。
4、《广西中草药》:清热利尿。治咽喉肿痛,肝炎,支气管炎。
【摘录】《中华本草》:相思藤。
【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图志》:相思藤,嚼之有甘味,故俗称土甘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茎叶。
小编总结
相思藤不但根、藤可入药,能清热解毒和利尿。它的种子也有很大的作用,种子质坚,色泽华美,可做装饰品,但有剧毒,外用治皮肤病。今天小编对于它的介绍就结束了,感谢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