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蔓长春花是夹竹桃科蔓长春花属植物,夹竹桃科植物都很漂亮。小蔓长春花经常会与同属植物蔓长春花混淆,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前者全株无毛,叶长圆形至卵圆形。后者叶缘、叶柄、花萼及花冠喉部有毛,叶椭圆形。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正是前者——高贵典雅的小蔓长春花。
小蔓长春花,蔓性多年生草本,具有直立的花茎,全株无毛。叶长圆形至卵圆形,花冠漏斗状,紫罗兰色或白色;花冠筒比花萼长,花冠裂片斜倒卵形;雄蕊着生于花冠筒的中部之下,花丝扁平,比花药长,花药顶端具有一丛毛的膜;花盘舌状;花柱端部膨大,柱头有毛,基部有一增厚的环状圆盘。蓇葖2个,直立。花期5月。
小蔓长春花的繁殖
小蔓长春花一般采用分根、扦插和培育技术繁殖。分根:在生长季节挖取带根的枝条,直接移栽于大田。以春、秋季最佳。
扦插: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老枝条。剪成10厘米长带有3-4个节的小枝,把插条斜插入床内,至少有1节埋在基质内,露出1-2节。扦插基质可用蛭石、珍珠岩、蛭石与珍珠岩混合物、砂或一般土壤。一年四季均可扦插,其中以春季扦插成活率最高,生根最快。
培育技术:小蔓长春花的繁殖可采用离体快速繁殖。首先是选用无菌短枝扦插法,获得无菌材料后,进行组织培养:切取3-4节再生梢转入生根培养基内诱导生根,8-10日就能出现肉眼可见的白色根突,生根率可达100%,留在原瓶中的基部继续培养,则会长出二茬再生梢。这样培养1次,其茎枝粗壮度几乎不减。
再生梢在生根培养基上诱导出白色根突后,移栽到灭过菌的蛙石、土的介质中,放在强散射光下,春、秋季节如保温良好,成活率可达90%以上。小蔓长春花离体快速繁殖,可获得节间短、叶片大的矮化植株。
小蔓长春花的栽培
小蔓长春花的栽培技术也要掌握以下几点:选地:选土质疏松肥活的砂质壤土,撒匀深耕,耙平整细,做成宽150-200厘米的平畦(南方宜用高畦)。
温度:小蔓长春花喜温暖的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16-26℃。不耐寒,1月份平均气温达零下4℃需覆盖越冬,南方冬季较暖可露地越冬。浇水:喜湿润,但湿度不宜过大,特别是夏季高温,多雨天气,植株易感染黑胫病,严重会造成全株死亡。
施肥:小蔓长春花需氮、钾较多,增施氮肥有利地上部叶的生长,能大幅度提高产量,而铵态氮氮肥较硝态氮氮肥有利生长。如果单用砂态氮作氮肥源会抑制植株的生长,而施用硫酸铵,能增强根系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促使植株生长迅速。
病虫害:在小蔓长春花的生长期间,也要注意常见病害——黑胫病,它会使植物茎、根、叶受到伤害,受害部位变黑。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400倍液灌根。
小编总结
小蔓长春花诗中花色绚丽,带有贵族色彩的花卉,观赏价值极高,而且它还有药用价值,从其中可提取长春胺和长春胺衍生物脱水长春胺乙酯(长春西丁),广泛地用于治疗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偏瘫、失语症和老年性脑退化等;是一种观赏与药用价值共存的珍贵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