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马兜铃是木质大藤本;块根纺锤形,常数个相连,表面棕褐色,外皮常有裂纹,内面淡黄色;嫩枝有棱,密被污黄色或淡棕色长硬毛,老枝无毛,有增厚、条状剥落的木栓层。叶厚纸质至革质,卵状心形或圆形,先端常有小刺尖或短尖,基部心形,嫩幼叶面被稀疏短毛,成长叶两面均密被长硬毛;叶柄粗大,密被长硬毛。
总状花序腋生,花序常向下弯垂,密被长硬毛,近基部具小苞片,小苞片钻形,密被长硬毛;花被管中部急剧弯曲,外面淡绿色,具纵脉纹和纵棱,密被长硬毛,檐部盘状,近圆三角形,上面蓝紫色,有暗红色棘状突起,外面被棕色长硬毛,边缘的裂片平展,阔三角形,边缘常外反折,黄色;花药长圆形,成对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子房圆柱形,合蕊柱顶端3裂,裂片顶端钝,边缘向下延伸而反卷,具乳头状突起。
蒴果椭圆柱状,褐黄色,具棱,顶端具有长约3毫米的喙尖,基部收狭,成熟时自顶端向下6瓣开裂;种子卵状三角形,背面平凸状,腹面凹入,栗褐色。花期4—5月,果期8—9月。
广西马兜铃的栽培方法
广西马兜铃的栽培方法也比较常见,一般是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采用分株繁殖法。早春4月播种于苗床上。播种前将成熟的种子用35℃的温水浸种一天,用3倍湿沙拌种,装入布袋内,埋在向阳的土坑中,盖土,用塑料薄膜保湿及保温,约15天种子萌芽后就可播种。
在苗床上按照一定的行距开沟,将发芽后的种子均匀地撤入沟内,覆土后加草覆盖保湿,15—20天出全苗。苗高15cm时,按一定的株行距进行移栽。4月中、下旬,选择2年生以上的植株,刨出后选择健康的根,切成约10厘米的段,拌入适量草木灰,按行距开穴,每穴平放1段,覆土并压实,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生根发芽。
广西马兜铃的田间管理
当苗高约3厘米时,即可松土间苗,苗高10厘米时,可按株距4—5厘米定苗,当苗高15—20厘米时进行移栽。定苗时,在缺苗处及时带土补齐。幼苗较耐旱,严重干旱要适当浇水。花果期要适当浇水,防止因水缺失而落花落果。雨季注意排水,施足基肥后,移栽第2年要每年追肥2—3次,夏季开花前,加适量的有机肥,在株旁开浅沟施入,有助于增产;在8月中下旬,以磷、钾肥为主,促进根生长。
坐果后可用磷、钾复合肥叶喷1-2次,防止落花落果。苗期要勤锄草,苗高约6cm时要浅锄,保持土质疏松、无杂草。清墩时1株要留2—3个健壮芽,其余除掉。5—6月份后,生长进入旺季,有花蕾出现,要把生长过旺、无花芽的枝剪掉。10月份果实收完,将茎蔓割掉,清除田间杂草,施堆肥后松土,冬前培土,保温过冬,为第二年高产做准备。当苗高30cm时,在植株旁插好竹竿或树枝,架高约2m,有利茎攀援生长,使植株通风透光,促进结实。
小编总结
广西马兜铃之所以会广泛的栽培,也是因为它的一些药用价值,它的的块根入药,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之效,治喉痛、腹痛、跌打、疟疾、蛇伤等。由此看来,外形奇特的它,也是有多多用处的。今天的介绍就到这儿了,谢谢大家的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