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蛇棒是我国特有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大陆的广西、云南、湖南、广东的省区,一般生长在海拔220-800米的地区的树林中,目前还没有人工引种栽培的记录。
南蛇棒的基本信息
南蛇棒块茎扁球形,顶部扁平,几不下凹,密生分枝肉质根。鳞叶多数,线形,膜质,叶柄干时绿白色,饰以暗绿色小块斑点。叶片3全裂,小裂片互生,基生小裂片椭圆形,先端骤狭渐尖,基部楔形,一侧稍下延;顶生2个小裂片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锐尖,基部楔形,一侧下延,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其下两小裂片外侧极下延,下延部分联合成长4厘米,宽2厘米的翅,侧脉弧曲上升,集合脉颜色同叶柄。
南蛇棒的佛焰苞绿色、浅绿白色,干时膜质,长卵形或椭圆形,下部席卷,上部舟状展开,内面基部紫色,余黄绿色。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具短梗或否,基部稍狭,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长8-19厘米,具短梗或否,附属器长圆锥形或纺锤形,绿色,黄白色,花药无柄,圆柱形,浆果为蓝色,种子黑色。花期在3-4月,果期在7-8月成熟。
南蛇棒和滇磨芋的区别在于肉穗花序长为佛焰苞长的四分之三,而滇磨芋肉穗花序为佛焰苞长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与南蛇棒相关的类群还有珠芽磨芋、台湾磨芋、东川磨芋、湄公磨芋、蛇枪头、香港磨芋、磨芋、梗序磨芋、野磨芋、滇磨芋这几种。
南蛇棒叶柄长,干的时候为绿白色,有暗绿色的小斑,佛焰苞绿色或浅绿白色,內部黃绿色而基部紫色。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它的块茎可以入药,药性辛、寒、有毒,对肿瘤、颈淋巴结结核、蛇咬伤等病又消肿散结、解毒止痛的作用,不过由于它是有毒植物,一般情况下内服要久煎3小时以上。
南蛇棒整体植株上看来确实很像一条直立而起的眼镜蛇,它只有一茎一叶,叶片像半个没有包裹完成的喇叭,佛焰苞从叶片中竖直伸出,直径比支撑它要大得多,不禁让人感叹它是个‘大头娃娃’。虽然没有开花结果时的南蛇棒就是个发育不良的变种玉米棒,一旦它开花结果,原本淡黄色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花苞就会接触紫红色、桃红色、淡紫色、粉红色、白色的圆形球体,就像煮熟后的玉米,特别漂亮。
小编总结
结尾语:南蛇棒算是比较奇特的植物之一,它可以用种子的方式繁殖,喜欢生活在比较阴性的密林和灌木丛中,结蓝紫色的果实和黑灰色的种子,茎和叶子为绿色,苞片的颜色却会随着生长程度的不同而有细小的变化,它像条斗志昂扬的蛇似的外形,更是吸引了无数的花卉爱好者围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