楤木开白色的小花,花多数,带有淡淡的香气,嫩绿的叶片更加衬托着花的淡雅与清香,迎着微风,沐浴着阳光,叶片看起来更有光泽,整体也似乎带着阳光的光晕,看起来挺漂亮的。
楤木的介绍
楤木是一种高2-5米,稀达8米的灌木或乔木,树皮灰色,疏生粗壮直刺;小枝通常淡灰棕色,有黄棕色绒毛,疏生细刺。叶为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叶柄粗壮,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纸质,耳廓形,叶轴无刺或有细刺。
圆锥花序大,密生淡黄棕色或灰色短柔毛;有花多数;总花梗密生短柔毛;苞片锥形,膜质,外面有毛;花梗密生短柔毛,稀为疏毛;花白色,芳香;萼无毛,边缘有三角形小齿;花瓣卵状三角形。果实球形,黑色;宿存花柱离生或合生至中部;花期7-9月,果期9-12月。
楤木属的地理分布
楤木是楤木属下的一种植物,该属约有30多种,大多数分布于亚洲,少数分布于北美洲。中国有30种。楤木分布广,北自甘肃南部(天水),陕西南部(秦岭南坡),山西南部(垣曲、阳城),河北中部(小五台山、阜平)起,南至云南西北部(宾川)、中部(昆明、嵩明),广西西北部(凌云)、东北部(兴安),广东北部(新丰)和福建西南部(龙岩)、东部(福州),西起云南西北部(贡山),东至海滨的广大区域,都有分布。
楤木生于森林、灌丛或林缘路边,垂直分布从海滨至海拔2700米。生于海拔400-2700米的杂木林中。
楤木的功效与作用
楤木茎皮或茎入药,在栽植2-3年幼苗成林后采收,晒干,亦可鲜用。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平。归肝;胃;肾经。主要有祛风除湿、利水和中、活血解毒之效。是祛风除湿药、利水和中药和活血解毒药。常用来治疗风湿关节痛、腰腿酸痛、肾虚水肿、跌打损伤、骨折、吐血、衄血、疟疾、漆疮、骨髓炎、深部脓疡等。孕妇忌服。
楤木的根也可入药,味辛,微苦,性平,归肝、肾经,有祛风除湿、健脾利水、利尿消肿、活血散瘀、镇痛消炎、接骨、健胃之功效,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脾阳虚衰之水湿停滞、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淋巴结炎、消渴、胃痛腹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痛、白带、淋病、雪崩、瘰疬、肿瘤等。
楤木树皮的韧皮部也可入药,全年采收,性温,味微咸。入肝、心、肾三经。常用来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
小编总结
楤木是一种很好的观赏树,叶片嫩绿有型,白色小花带着香气,淡雅致中透着圣洁的气息,它也是一种很好的药材,不管是它的茎皮或者根都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也是一种比较珍贵的树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