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夹竹桃可以在平常的公园、植物园和街道边看到,以云南、广东、广西、河北等地最为多见。为夹竹桃科、夹竹桃属的常绿灌木,聚伞花序顶生,花萼直立,花白色、单瓣,有香气。
白花夹竹桃比红花夹竹桃的毒性有所降低,故夹竹桃常用白花做为药材或嫩叶煎汤剂或焙干研末装入胶囊服用,有催吐,镇痉作用。
夹竹桃原本是热带花木,多年栽种渐渐适应了中原的气候。民国年间出版的《花经》,吴人黄岳渊、黄德邻合著,其中说:“夹竹桃在吾国首由域外移植于岭南,而后再传及各地;叶类竹而花类桃,因此得名;姿态萧疏,色泽妍媚,故此木兼有桃竹之胜。
自初夏着花,经秋乃止;园林获此一丛,以为点缀,常有绿叶可观,好花可赏也。”现在我们能经常见到的多是白花夹竹桃。白花夹竹桃在北方通常是盆栽,冬天再搬回室内,这种植物经不起严寒,一旦露地过冬温度又没维持好很容易就冻死了。
四五月正是夹竹桃开花的季节,在一簇簇的条状叶映衬之中艳若桃花,盛放着初夏的气息,十分灿烂惹人喜爱。可是千万别去摘它,除红花夹竹桃,还有黄花夹竹桃和白花夹竹桃,树形相仿,在中山都是呈丛生小乔木状,依然是柳叶状的,或者称为条状叶,只是叶子比红花夹竹桃更窄一些。但是统统都有毒,只是毒性猛烈程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大家远远围观就好了,不要一时兴起去摘哟。
园林中对百花夹竹桃的应用只在粉尘较大的工厂作四旁绿化,或是在车行为主的道路上用作行道树,或于交通绿岛中点缀,而不会用在居住区、学校、食品加工厂等地的绿化。
古时还有个故事形容了百花夹竹桃毒性的厉害,说的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员外突然中毒身亡,官府查了很久都没有找到自杀原因,后来发现他家庭院里种了百花夹竹桃树,而这位员外来临时前喝了丫鬟送来的汤,那个丫鬟要从厨房到员外的房间经过百花夹竹桃树,见有树叶飘落在汤中,就把叶子捡出来扔掉,却把汤还是给员外喝了,于是倒霉的员外无辜挂掉了。
关于百花夹竹桃等夹竹桃的花粉是否有毒,暂时还没有定论,但是它确实是有毒植物,不过对于环境中的有毒气体和粉尘有吸收作用,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只要不接触它的汁液,不误食,其实算一种很好的园林植物,它对土地条件要求不高,即使在马路边这种恶劣环境也能茁壮成长。夹竹桃吸进去的是有毒物质,药性也带有毒性,不过这并不是什么需要谈之色变的事情,犹如鸭子吃了农药残留的菜,肉也带有一定的毒素,是不能吃的,可这也不是鸭子的错,对吧。
小编总结
结尾语:小编的家乡路边就有很多夹竹桃树,到了春末夏初的时候开着白生生的花,很是素淡,却也从没人去摘过。现在想来大概都被身边或长辈教育过这种百花夹竹桃是有毒的,于是便都害怕得不敢随便去摘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