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半夏主要生长在23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的草坡、荒滩、沟谷、溪流边、常见的杂草从阴湿的地方。它是种杂草性植物,生长能力很强,比如旱半夏有多种繁殖方式,可块茎和珠芽无性繁殖,又可种子繁殖,这样可以让它避开许多不利的繁殖的环境因素或缺乏传粉媒介,保证物种的延续和更新;
它还有较强的耐受性,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会对杂草进行有意或无意的清理,但平常的刈割和践踏只能对旱半夏的地上部分有伤害作用,它位于地下的部分依然完好,在合适的条件下回再次抽叶生长;其实它有较宽的生态幅度,分布范围很广,不容易根除。
旱半夏种植技术及经验
旱半夏种植钱要选地,根据它的生长习性选择湿润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疏松排灌好、中性沙质土壤。也可以选半阴半阳前面种过豆科植物的缓坡作为种植地。涝洼盐碱地不宜种植。
或者用人造土,具体为将人造土铺设在水泥地、三合板或农膜上,厚度6-8cm,使半夏翻收后留在土中的小块茎的珠芽易于长出土面,又可解决后续种源问题,施以营养液并予光照条件,结合半夏生长习性栽培。
旱半夏人造土的配置可由锯木屑、腐殖土、中药渣、堆肥、谷壳、兔屎、草木灰、河沙等为原料按不同比例配置。然后是整地。选好种植地后在10-11月深翻土地20厘米,出去石砾及杂草,使其风化熟化。
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厩肥或堆肥,翻入土中作基肥,在播前再耕翻一次,然后整细耙平,起宽13m的高畦以便进行春播催芽和苗期地膜覆盖栽培。加盖地膜不仅使半夏早出苗,还能保持土壤整地时的疏松状态,使半夏的根粗长,根系扩大,增强抗旱防倒苗能力。
旱半夏繁殖用块茎和株芽的方式。根据种植过的经验发现其中以狭叶形种材长势旺盛,叶数多,叶片大而厚,抗性强,珠芽多,块茎多而个体大,产量高。可于每年6、8、10月倒苗后挖取地下块茎,选取生长健壮、五病虫害的小块茎作种。
将其拌以干湿适中的细沙土,贮藏于通风阴凉处,于当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取出栽种,宜早不宜迟,适时早播可使半夏叶柄在土中横生并长出珠芽,在土中形成的珠芽个大,并能很快生根发芽,形成一棵新植株。
在整细耙平的畦面上开横沟条播,在每条沟内交错排列两行,芽向上摆入沟内栽后,上面施一层混合肥土栽后立即盖上地膜,适当密植旱半夏苗势生长才均匀过密的话幼苗生长纤弱,除草困难;过稀,苗少草多,产量低;覆土也要适中,过厚出苗困难,往往在土内形成,不易采摘;过薄,种茎则容易干缩而不能发芽,栽后遇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始终要保持土壤湿润。
当气温稳定在15℃~18℃应揭去地膜,中午从畦两头揭开通风散热,傍晚封上,连续几天后再全部揭去。旱半夏播种前种茎要进行消毒处理,用来预防腐烂病并增产。
种植完成后要注意后期的田间管理,比如在生长期间要中耕除草、及时摘除过密的花蕾、半夏喜湿怕旱,在播前都应浇1次透水,出苗前后不宜再浇,夏季要根据土壤湿润情况适当浇水,气温高时可7-10天浇一次,气温变低后减少浇水。
旱半夏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追肥4次,一次4月,一次5月,一次8月,一次9月上半旬。还有注意旱半夏的培土,有成熟的珠芽和种子陆续落于地上,此时要进行培土,之后只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就行了。
旱半夏的价格
目前市场上旱半夏的统货价为80元/公斤,如果分类为家种、野生和统购会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旱半夏本事蕴含的效用程度来决定的。家种旱半夏截止到2015年4月报价为95元/公斤;统货价在安徽和河北略有不同,安徽为80元/公斤,河北为90-95元/公斤;野生旱半夏在安徽价格为120元/公斤;河北地区的旱半夏统货价为95-100元/公斤。
小编总结
结尾语:旱半夏也是比较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它的种植已经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目前市场对旱半夏的需求还比较理想,有希望种植它来增加收入的朋友可以多多了解一下相关种植方面的信息,实践出真知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