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殊兰除了类似兖州文殊兰的细瓣花型外,也是其他非细瓣花型物种的总称。最早传入中国的是穆氏文殊兰。因为花朵魅力有香味,命名为香殊兰,此后成为多数文殊兰属引进物种的商品名统称。
香殊兰原产于非洲、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地区。因为它花香和百合类似,颜色也和百合花相符,所以很多不细心的朋友就会误以为它就是百合。
香殊兰花梗如孤挺,叶子和植株则类似文殊兰,日落后开花,日出就渐谢。香殊兰根据适应生长地域环境的不同有几种分类,一是林地类。这类香殊兰叶片挺立,株型丰满,耐阴,对水分要求不严;
二是旱地类。这类文殊兰有的花型接近长筒状,叶片不光滑,灰绿色,不挺立,基本是贴地生长。花葶很短,甚至有的没有明显花葶;三是湿地类。这类文殊兰普遍不怕水多,喜阳,叶子大多弧形弯曲而不挺立;
四是沉水类。此类文殊兰除开花时花朵挺立出水以外其余部分终年生活在温暖的水下,花朵少,形状接近于亚洲文殊兰。叶子水草状,在水里甚是飘逸美观,常作为水草出现在鱼缸里。大家是不是又想起了皇冠草呀哈哈。
香殊兰大部分都都可以归为以上这四种,还有一些可能介于两个环境之间,兼有两类属性里的某一部分。
从外形上来看香殊兰花瓣五到六片,根部相连,花朵微微倾斜向下垂,花瓣尖端上翘,花蕊头部为泥土色或淡黄色,昂首挺立,弯曲向上,整体像一个低头俯视炸开的喇叭;
而百合花瓣六片,从花瓣的根部到开口的顶端大半部分都连接在一起,花蕊顶部为深黄色,花柱为正黄,花瓣有白色粗脉,花朵上扬,像抬头挺胸的小漏斗。所以这两者之间的特点是很明显的。
香殊兰的栽种养殖中林地种和湿地种最为容易栽培,栽培土质要以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为佳,土壤的排水性要好,光照以全日照或半日照合适。在早春时节可以适当修剪老旧的枝条,如果植株过密拥挤,应当强制分株另行分盆分地栽种。
香殊兰喜欢高温多湿的环境,最佳的生育温度在22-32℃。其他环境种尽量按照它们的原产地的气候来栽种。香殊兰林地种可以用分株法繁殖,在春季到夏季的时期进行分株,如果是春季进行,夏季就能开花,不能用分株法繁殖的种类可以用播种的方法繁殖。
而百合的繁殖方法要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无性繁殖有鳞片繁殖、籽球繁殖和珠芽繁殖3种,有性繁殖就是采取播种的方式。
小编总结
结尾语:香殊兰和百合都是优秀的观赏性植物,香殊兰林地种的生长性强,耐阴,叶片四季长春清翠,适合在庭院美化或作为大型盆栽,湿地种花朵清雅,花葶修长挺立,适合种在荷塘、湖畔或小型水池边;而沉水种虽然可以常年生活在水中,不过具体的繁殖和生长情况尚未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