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钟花是高达24米左右的乔木,灰色的树皮较光滑;小枝紫褐色,后渐变为灰褐色;冬芽长圆锥形,有鳞片包裹,褐色,有光泽。叶纸质,椭圆形、长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齿端角质红褐色,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花白色,常下垂,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核果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少倒卵形,初为肉质,黄绿色,成熟后干燥呈褐红色,顶端常有宿存的萼齿。
银钟花的生长习性
银钟花分布区多在中亚热带中山地带,一般气候温和湿润,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年平均温13-17℃,1月平均温3-6℃,极端最低温零下73-95℃,7月平均温22-27℃,极端最高温32-38℃ ;年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82-84%。土壤为黄棕壤、黄壤至赤红壤,酸性,含有机质较丰富。
银钟花的繁殖技术
了解了银钟花的一些生长习性,就来了解它的一些繁殖技术。一般采用扦插和水插繁殖。
扦插繁殖法:于春秋两季进行,扦插时剪取当年生枝条,剪成小段,上端留2个叶片,最好用B12把切口蘸一下,晾后,插入消过毒的细砂土中,插后浇足水,温度保持在15-20℃左右,20-25天左右可生根,当根长达到2-3厘米时即可上盆。
水插繁殖法:不受季节限制,方便且成活率高达百分之百。在水插之前,要准备好玻璃容器,盛以事先晾好的凉开水,然后剪取一年生枝条,剪成小段,上段留2片叶,其余都剪去,插入容器内,温度保持15℃左右,半个月左右可生根。当根长达2厘米时,即可分栽上盆。盆土用腐殖土3份,饼肥1份,砂质壤土6份配成,混合均匀过筛。
银钟花的养护
银钟花喜温暖湿润,冬季阳光充足,夏季凉爽的半阴环境。当气温高于30℃时就被迫进入休眠状态,会出现叶子枯萎,花蔫低垂,严重时会脱叶,落蕾,甚至会整株死去。为了使其安全度过夏天,可采取以下措施:
入夏后将花盆放到荫棚下,避免暴晒,加强通风,控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不可过湿,也不可过干。每天往叶面上洒水,保持气温在20-22℃,到了7月份,每天要再增加2次洒水。当温度达到25℃以上时停止施肥。遇雨淋,要及时排除盆内积水。为了开好花,要及时掐尖、去杈。去杈时不宜雨天进行,容易造成枝条腐烂。秋凉后进行正常浇水、施肥管理,有利于花大,色艳,延长开花时间。
银钟花的三大价值
银钟花有三大价值。科研价值:银钟花对研究中国和北美植物区系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它的树干通直,边材淡黄色,心材淡红色,纹理致密,有工艺价值,可制成造各种家具或农具。园林价值:白色花瓣带有芳香,果形钟状,是优良的绿化观赏树种。可做景观树,植于庭园中,与其他植物搭配,能丰富庭园色彩。
小编总结
银钟花为稀有种,在中国东南部呈间断星散分布,它的天然更新能力很差,植株越来越少,大树更为罕见。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保护措施,才得以有如今的人工栽培。它对研究美洲和亚洲大陆的变迁、植物区系、植物地理均有一定意义,所以更应该得到多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