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仙桃生于海拔890—2100米的林中、溪谷边或林地边缘的树干上、岩壁上或山林下具腐殖质的岩石上,部分可到1500米以下,少数可达2500米。具文献记载石仙桃含有虫漆蜡醇、环石仙桃醇、环石仙桃酮成分和4个其他类型的化合物,有一定药理作用和特定用途。全草可以入药。
石仙桃的功效与作用
石仙桃药性甘、淡,凉,主治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结核,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肝炎,痢疾,吐血,牙痛,头痛,眩晕,梦遗,白带,小便不利等,有清热养阴,化痰止咳,润肺生津,利湿,消瘀的功效。
可以和鲜金丝草全草等其他草药合用煎汤,外敷,煎蛋食用,作为药酒搽于患处均可。《岭南采药录》有云"治内伤吐血,和猪精肉煎服;治哮喘咳嗽,和陈皮、猪肉煎服;治心气痛,水煎,冲酒服;治风湿骨痛,浸酒服;治办白痢,水煎,蜜糖调服;风火牙痛,水煎,冲酒服。"
石仙桃如何栽培
石仙桃分布在华南和贵州省南部的高热地区,是一种清雅别致的室内观赏花卉,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用假鳞茎分株繁殖。夏季高温要多喷水保持空气新鲜潮湿,春、秋季各追腐熟饼肥1〜2次。也可以用石仙桃蒴果为材料,用培养组织结构是实验室采用的繁殖方法,不建议使用。
栽种石仙桃根据地势选择25-40厘米的低苗床,将石仙桃的小块茎和根茎撒播或条播在苗床内,浇足水,盖上湿土和肥料过冬,第二年的春季大概3月份的时候灌水,保持水深在15-20厘米。在施肥。等到幼苗高约20-25厘米时就可以移栽,移栽地要在早春把地的肥施好,耕平。
栽种石仙桃前要把苗床灌好水,把幼苗拔出,随后栽到放入干净水的大田中,按一定的行距浅栽在泥中,肥沃的土地可以加大行距,灌水到6-8厘米。移栽后的生长期要把握好水的深度,2个月内要保证充足的水量,之后就可以放松一些,让阳光多照,促进幼苗生长。
施肥方面可以在返青后加入人粪尿或饼肥,施肥后要及时排水,只留浅水施肥。3个月后可以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在追加一次肥料,在早期要及时清除杂草,年中容易发生倒伏,要及时剪除扶正,还有要注意防止动物危害幼苗。
小编总结
结尾语:石仙桃可以作为食材,和家禽类一起煲汤是民间流行的保健美容的药膳,对许多疾病有预防和缓解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