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兰花型奇特,花色艳丽,具有很高的园林价值,不仅如此,它还有特别的医药作用,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这种植物,也会附上竹叶兰图片欣赏哦。
竹叶兰的介绍
竹叶兰的茎直立,常数个丛生或成片生长,圆柱形,细竹秆状,通常为叶鞘所包,具多枚叶。叶线状披针形,薄革质或坚纸质,先端渐尖;花序花序呈圆锥状,具2-10朵花,但每次仅开1朵花;花苞片宽卵状三角形,基部围抱花序轴,花粉红色或略带紫色或白色;花瓣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蒴果近长圆形;花果期主要为9-11月,但1-4月也有。
竹叶兰的分布情况
竹叶兰生长在草坡、溪谷旁、灌丛下或林中,海拔400-2800米。产于中国福建、台湾、江西、海南、四川南部等多个地区,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琉球群岛等区域也有分布。竹叶兰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适宜在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
竹叶兰的繁殖方法
竹叶兰可采取分株和播种两种方式繁殖。分株繁殖:在春秋两季都可进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长健壮,假球茎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前要减少灌水,分株后上盆时,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铺上粗石子,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然后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栽植,浇透水,置阴处半个月,保持土壤潮湿,逐渐减少浇水,进行正常养护。
播种繁殖:种子成熟后,摘下种在铺砂约5厘米厚的小水箱中,约数日后,就会长出白根及小的波浪形稚叶待叶长长至10厘米长左右时就移植栽培,因其发芽力很低,种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规方法播种不能萌发,需要用兰菌或人工培养基来供给养分,才能萌发。
竹叶兰的名字由来
关于竹叶兰的名字由来还有一个故事,在西双版纳,当地的傣族同胞把开着美丽花朵的竹叶兰叫做“农尚嗨”,是一种尽人皆知的解毒良药。据说,有一位姑娘因食物中毒而奄奄一息,医生诊断后告诉她用竹叶兰煮水服就行了,姑娘服用了此药,病就好了,竹叶兰的傣语名称由此而来。
竹叶兰的功效与作用
竹叶兰的根状茎或全草入药,性味苦,平;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痛,利尿之效;用于肝炎,关节痛,腰酸腿痛,胃痛,淋证,小便涩痛,脚气水肿,瘰疬,肺痨,牙痛,咽喉痛,感冒,小儿惊风,小儿疳积,咳嗽,食物中毒,跌伤,蛇咬伤,外伤出血。
小编总结
竹叶兰的花形特别像卡特兰的花,颜色鲜艳,带有有香味。花期3天左右。它是一种十分容易生长的兰花,在夏威夷,它甚至已经成为当地的野生兰花。经过与育种师的努力,也有一些特别适合盆栽的矮化品种,喜欢的盆友们可以自己种上一盆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