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栎的树皮呈现灰褐色,幼枝紫褐色,有棱,无毛,顶芽长卵形,微有棱,芽鳞紫褐色,有缘毛。叶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顶端短钝尖或短突尖,基部窄圆形或耳形,叶缘具有钝齿或粗齿,幼时沿脉有毛,后渐脱落,雄花序生于新枝下部,花序轴近无毛;雌花序生于新枝上端叶腋;壳斗杯形,包着坚果,壳斗外壁小苞片呈半球形瘤状突起,密被灰白色短绒毛。坚果卵形至长卵形且无毛,果脐微突起。花期4-5月,果期9月。
蒙古栎的产地分布
蒙古栎主要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辽宁、山东等省区。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世界多地有栽种。生长在海拔200-2 100米的山地,在东北地区常生于海拔600米以下,在华北常生于海拔800米以上,常在阳坡、半阳坡形成小片纯林或与桦树等组成混交林。
蒙古栎的生长习性
蒙古栎细湿润温暖的气候,较耐寒和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或石灰岩的碱性土壤上都能生长,不耐水湿,根系发达,有很强的萌蘖性。
蒙古栎的繁殖方式
蒙古栎主要靠播种繁殖。种子在催芽后采用垄播。当年生苗高20-30cm。3年生苗可出圃栽培。在种植期间也要注意田间的一些管理,另外也要注意病虫的防治。
蒙古栎的虫害防治
常见的虫害主要是栗实象鼻虫,幼虫在种子内蛀蚀,种子在外面看到的仅有一小黑点,受害种子不成熟往往早落,如有三头以上幼虫为害,一般都失去芽力。特别在种子堆积期间,温度升高,幼虫蛀蚀严重。防治的方法有几种:
(1)温水浸种将种子放进55度温水中浸泡10分钟,或在50度的温水种浸泡15分钟,无影响。也可用于溴化甲蒸熏,当气温在23度时每立方用药374克,熏蒸40小时,杀虫率可达100%。
(2)二氧化碳熏蒸:将种子放秘室内或密封容器内,在温度25度以下每立方用二氧化碳30毫升处理20小时,杀虫率在95%以上,对种子发芽无影响。也可用于溴化甲蒸熏,当气温在23度时每立方用药374克,熏蒸40小时,杀虫率可达100%。
(3)成虫盛发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4)幼虫未爬出栎实前,收集并清除早期脱落的栎实。杀虫率很高,且不影响种子发芽,浸种后2天阴干后才能贮藏。
蒙古栎的主要价值
蒙古栎是一种营造水源涵养林、防风林以及防火林的优良树种,可丛植、孤植或者与其他树木混合栽种,不需要保护,还可以进行人工培植。它也经常用作园林树或行道树;它的木材质地坚硬,耐腐力强,干后易开裂,可供车船、建筑、坑木等用材,压缩木可供作机械零件,叶富含蛋白质,可饲柞蚕;种子含有较多的淀粉,可酿酒或作饲料,树皮入药有收敛止泻及治痢疾之效。
小编总结
蒙古栎的树形挺拔,叶色幽绿,是一种很好的观赏树种,它也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可以说是全身上下都是宝,应用极其广泛,而且比较容易养植,很多人都很喜欢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