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钩吻还有一个典故。神农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有一天他看到一些翠绿的叶子而且有淡淡的飘香,于是摘下一片服下,竟然将胃肠搽洗得特别清爽,于是神农就将这种叶子常常带在身边以便解毒之用。自那以后只要毒草在腹中作怪,它就立即吞些这种叶子,化险为夷。
钩吻的相关典故
有一次,神农在一个向阳的地方发现了一种叶片相对而生的藤,开着淡黄色的小花,于是他摘了片叶子放进嘴里咽下。随即出现了一些不适之感。神农刚要吞下那种解毒的叶子,却看见自己的肠子已经断成一截一截的了,不多久,这位尝近无数草药的神农,就这样断送了性命,因此这种植物也人们被称为断肠草,也就是小编今天说的钩吻。
钩吻的形态特征
要了解钩吻的毒理毒性,先要能认识这种植物。钩吻常绿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幼时具纵棱,全株无毛,叶片膜质,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花密集,组成顶生和腋生的三歧聚伞花序,花冠黄色,漏斗状,内面有淡红色斑点,蒴果卵形或椭圆形,成熟时通常黑色;花期5-11月,果期7月至翌年3月。
钩吻的毒理毒性
钩吻全株具有很大的毒性,但是它的根、茎、枝、叶含有钩吻碱甲、乙、丙、丁、寅、卯、戊、辰等8种生物碱 。供药用,有消肿止痛、拔毒杀虫之效;华南地区常用作中兽医草药,对猪、牛、羊有驱虫功效;亦可作农药,防治水稻螟虫。
钩吻的主要毒性成分为钩吻素子、钩吻素寅、钩吻素卯等。其作用性质与北美钩吻中所含生物碱钩吻素甲、钩吻素乙相似,但毒力稍逊,中毒之主要症状为呼吸麻痹,轻者呼吸困难,重者死于呼吸停止。致死量之钩吻素乙使动物呼吸停止后,心脏仍继续跳动,呼吸之抑制并非中枢性,去大脑或切断 迷走神经均不影响钩吻素乙对呼吸的抑制。
钩吻素乙对连神经之离体膈肌,能抑制并停止其节律收缩,与在位膈肌之作用相同。呼吸停止后直接刺激膈神经,仍能引起膈肌收缩。此外,在动物中毒后,皆表现眼睑下垂、垂头、脚软、全身肌肉虚弱,故推测其作用在脊髓运动神经原之麻痹。
钩吻中毒的抢救办法
那么钩吻中毒应该如何抢救呢?在民间也有着一套办法。例如:(1)鸭毛蘸花生油拭咽喉催吐,吐后再灌服花生油1小杯;(2)新鲜鸭血或鹅血1大碗灌服;(3)鸭蛋3个,取蛋清调花生油灌服;(4)鲜马尾松树梢8条(去叶),韭菜1把,铺地蜈蚣(马鹿角)05~1两。捣烂,冲水,取滤液服;(4)蕹菜根、茎(去叶)1斤,捣烂绞汁内服;(5)鲜积雪草捣烂拌茶油灌服。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一旦发现类似情况,最好及时就诊,如果时间紧迫,可以先给误服钩吻者灌一些鹅血、鸭血、羊血,这在临床上已经证明有一定的疗效。对于钩吻中毒的治疗还没有什么特效疗法,只有一些常规的洗胃、导泻、利尿、活性炭吸附毒物等方法。
小编总结
这种既有毒又有药用价值的钩吻,真是叫人又爱又恨,但是呢,只要我们小心一些,不误食,那么还是一株“良药”哦。今天的介绍就到这儿了,希望小编的介绍能帮到大家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