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产于山东等地,它的药用价值非常高,但是有毒,如果中毒,汗出不止,四肢麻痹。按一般中毒原则处理,同时可用甘草、蜂蜜内服解毒和温水洗手。在了解它的一些功效和作用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植物形态以及丁公藤属有哪些植物。
丁公藤的介绍
丁公藤是一种攀援藤木,幼枝被密柔毛,老枝无毛。叶互生,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全缘,干时显铁青色或暗绿色,下面有光泽,具小斑点。总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密被锈色短梁毛;花小,金黄色或黄白色;花冠浅钟状,花药卵状三角形,顶端锥尖;浆果球形,具宿萼。花期6~8月,果期8~10月。生于山地丛林中,攀缘于树上。
丁公藤属植物介绍
丁公藤属丁公藤属旋花科植物,那么丁公藤属又有哪些植物呢?丁公藤属大约66种,产亚洲东南部、南部,少数产澳大利亚,中国有11种,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台湾。主要包含这些植物:毛叶丁公藤、锈毛丁公藤、锥序丁公藤、多花丁公藤、疏花丁公藤、粉绿丁公藤、九来龙、光叶丁公藤瑶山丁公藤、台湾丁公藤以及今天小编说的丁公藤。
丁公藤的炮制方法
丁公藤选取植物的藤茎入药,为斜切的段或片,外皮灰黄色、灰褐色或浅棕褐色,稍粗糙,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的纵裂纹或龟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黄白色。老的栓皮呈薄片状剥落。质地坚硬,不易折断。切面椭圆形,黄褐色或浅黄棕色,木部宽广,有不规则的花纹及多数小孔。无臭,味淡。
丁公藤的炮制方法也不复杂,将干药100斤切碎,水浸过面,加生盐5斤浸泡24小时,捞起后加水再浸过面,用生甘草3斤煮汁加入,浸24小时,捞起隔水蒸4小时,晒干备用。
丁公藤的功效与作用
丁公藤味辛,性温。它的功效在于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要用来祛风湿,通经络,强腰脚,止痛止咳。主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腰痛,痛经,咳嗽气喘,手术后疼痛。一般是1-2钱,水酒各半煎服。可配制药酒内服或外擦。因为此产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丁公藤除了这些药用价值外,还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丁公藤制成注射液可治疗治疗风湿骨痛及神经痛,注射后,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注射后可能常伴有轻微出汗,属正常现象,如汗出不止,可饮糖开水1杯。
小编总结
关于丁公藤的功效与作用,也有一些相关论述,小编就不在这里细说了,感兴趣的话,可以查找一些相关方面的书籍哦,今天的介绍就到这儿告一段落了,谢谢大家的观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