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桠果为常绿乔木,高25米,宽约1米,树皮红褐平滑,嫩枝粗壮,有褐色柔毛,老枝秃净;叶薄革质,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先端近于圆形,有长约1厘米的短尖头,上下两面初时有柔毛,不久变秃净,仅在背脉上有毛;二次支脉近于平行,与第一次侧脉斜交,边缘有明显锯齿,齿尖尖锐;花单生于枝顶叶腋内,花梗粗壮,被毛,肥厚肉质,近于圆形;花瓣白色,倒卵形,宿存萼片肥厚,稍增大;种子压扁,边缘有毛。
五桠果的功效
今天说五桠果主要生长在云南的山谷和溪流边,具有收敛解毒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疟疾。药材主要部位为植物的根和皮,能解毒消肿,收敛止泻。对于血肿胀、皮肤红肿、无名肿毒、痈疽疮疡、虫蛇咬伤、痢疾、肠炎、秋季腹泻都有较好的疗效。
五桠果属植物抗菌、抗氧化、用作缓泻剂,治疗疟疾、肠道疾病等,将小花五桠果用于治疗咳嗽、感冒、水肿,大花五桠果用于肺痨、感冒、咳嗽、水肿和小便淋痛。
五桠果的根钻地性较强,抗风力较强,树冠开展亭亭如盖,作为庭荫树及行道树来绿化城市有很大的园林作用。
五桠果的化学成分
五桠果树皮含白桦脂醛(betulinaldehyde),白桦脂醇(betulin),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杨梅树皮素(myricetin),3β-羟基羽扇烷-13β,28内酯(3β-hydroxylupane-13β,28-lactone),消旋二氢异鼠李素(dihydroisorhamhetin),山柰酚葡萄糖甙(kaempferol glucoside)及槲皮素(quercetin)衍生物
叶子含环木菠萝烯酮(cycloartenone),正三十一醇(n-hen triacontanol),白桦脂酸及β-谷甾醇等。果实、心材含白桦脂醇,β-谷甾醇。果实还含酸性多糖。果皮含五桠果素(dillenetin)。
五桠果属植物含多种化学成分,按结构类型主要有萜类、黄酮类,多糖类、酚酸类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该属植物及其化学成分多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较强的药理活性。
重要的化合物有羽扇豆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熊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二萜化合物、多糖和酚酸类化合物。
小编总结
结尾语:五桠果的化学成分复杂,并且国内对此的研究不是很多,虽然在民间有很长的治疗历史,却没有见过更多病理作用和物质基础方面的研究报道,希望有关机构能够深入开展研究和潜在的利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