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科植物多为落叶乔木或灌本或者稀常绿或草木。本科植物除草茱萸属为草本,在中国仅分布于吉林长白山区的针叶林下外。你对本科植物了解多少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山茱萸科属植物。
山茱萸科植物为落叶乔木或灌本,稀常绿或草木。单叶对生,稀互生或近于轮生,通常叶脉羽状,稀为掌状叶脉,边缘全缘或有锯齿。主要问哦被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主要分布于南北两半球的温带至热带高山地区,北半球寒带也有个别属分布。中国产9属60余种,其中特有种达40余种。主要为桃叶珊瑚属、灯台树属 、草茱萸属、山茱萸属、四照花属 、青荚叶属、单室茱萸属、梾木属 、鞘柄木属等植物。
灯台树
山茱萸科灯台树有几层近于轮生的枝条,上部树冠较窄,下部较宽,形如灯台,故名。喜生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局部平坦地区,树形美观,为好的行道树种,果实俗名“灯台籽”,含油量较高,民间用以榨油,是一种木本油料植物,木材可供建筑、器具和雕刻等用。
山茱萸
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产于山东,湖南等省。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褐色。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伞形花序,厚纸质至革质,暗紫色,开花后脱落。核 果长椭圆形,红色至紫红色。山茱萸的果实称“萸肉”,俗名“枣皮”,为中国传统中药材,味酸涩,性微温,为弥敛性强壮药,有补肝肾止汗的功效。
青荚叶
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广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省,生于海拔3300米以下的亚高山针叶林及常绿阔叶林下,性喜阴湿。民间称“叶上珠”、“叶上花”等。叶纸质,卵形或卵圆形,边缘有刺状细锯齿,托叶线状分裂。花单性异株,常成伞形花序生于叶面的中脉上,稀生于小枝上部的叶腋,浆果由绿色至红色、黑色,民间常将本种茎的髓部及果实作药用。
桃叶珊瑚
山茱萸科植物桃叶珊瑚为台湾及华南各省均有分布,常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为常绿小乔木,稀灌木状,树皮灰绿色。枝、叶均对生,叶厚革质,椭圆形,花单性异株,呈顶生圆锥花序,子房下位。核果圆柱状,幼时绿色,成熟后鲜红色。本种冬季有鲜红色的圆锥状 果序及常绿叶片,可栽培作观赏植物。
山茱萸科山茱萸属为传统的中药材“萸肉”。青荚叶属民间常作药用。梾木属个别种的果实为油料植物,可供食用及药用。四照花属的果实可食用或酿造用。桃叶珊瑚属及其它各属均可作观赏植物及行道树。今天小编简单为大家介绍了山茱萸科植物,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