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大碗是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植物,茎匍匐蔓生、顶端呈褐色、高5-45cm。节上生不定根与不定芽,逐渐长成直立茎,高15~30cm,质柔软,被疏生细毛。今天小编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下崩大碗的功效与作用。
崩大碗茎细长弯曲,黄棕色,有细纵皱纹,节上常着生须状根。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呈近圆形或肾形,直径1~4cm,灰绿色,边缘有粗钝齿;叶柄长3~6cm,扭曲。伞形花序腋生,短小。双悬果扁圆形,有明显隆起的纵棱及细网纹,果梗甚短。气微,味淡。
崩大碗主要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大洋洲群岛、日本、澳大利亚及中非、南非(阿扎尼亚)也有分布。崩大碗喜生于阴湿的草地或水沟边;海拔200-1900米。生长在路旁、荒地、田边、溪旁潮湿处。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崩大碗为全草入药,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痧氙腹痛、暑泻、痢疾、湿热黄疸、 砂淋、血淋,吐、血、咳血、目赤、喉肿、风疹、疥癣、疔痈肿毒、跌打损伤等。 崩大碗还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明显抑制大鼠甲醛性足跖肿胀,而其甙元之一的刘墩果酸抗炎作用则较弱。
崩大碗不仅味道清香,营养也很丰富。它的嫩茎,嫩芽,卷叶周围都有白色透明的胶状物,含有较高的胶质和其他成分。据测定,每100克鲜崩大碗含蛋白质900毫克,糖分230毫克以及较多的维生素C和少量铁质。若以马蹄草与鲫鱼一起调羹,除味道鲜美外,还有消气止呕,治热疽,除疮毒等作用。
结语:杭州西湖的渔民种植马蹄草已有很长的历史。据明代《西湖游览志》记 载,西湖第三大桥栽种马蹄草。在当地,全年除大伏天和结冰期外,均可种植马蹄草。一般要选择水深一米左右,水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池塘或内湖栽种。 今天小编对崩大碗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到这儿,感谢大家的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