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并不存在什么奶水不足的问题,关键是采取正确的喂养方式。在宝宝出生之后,很多妈妈就经常在想:“我的奶水到底够不够?怎样才知道宝宝吃饱了呢?”由于担心宝宝吃不饱,就开始给宝宝添加奶粉,结果宝宝产生了“乳头错觉”,不再认妈妈的奶,宝宝不吮吸,自然奶水越来越少了!
奶水越来越少怎么办
1多吮吸
乳汁分泌和喂奶频率是成正比的,如果你想让奶水增加,就要多喂宝宝,宝宝频繁的吮吸是刺激奶水分泌的最有效的方式。每次喂奶的时候,两边的乳房都应该要吮吸,保证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从而产生更多的奶水。
2补授法
如果是混合喂养的妈妈,可以采用补授法来喂奶,也就是说,每次喂食之前,应该先喂母乳,母乳吃空之后,再添加少量的奶粉,添加了辅食之后也是这个道理。
3均衡营养
妈妈的营养摄入对奶水也是有影响的,要坚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新鲜的蔬菜,并进食适量的液体。哺乳期间,不要急着减肥,也不要吃会抑制乳汁分泌的食物,比如麦芽水、韭菜、人参等。
4放松心情
奶水变少的妈妈们要放松心情,保持平和的心态,乐观、愉快。同时调节好生活和工作的节奏,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5注意服药
如果生病了,用药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因为有的药物也会减少泌乳。奶水少也可以通过中药来改善,这点可以请教中医,根据你的情况,服用一些通奶的药物,比如王不留行、通草、丝瓜络等。
新妈妈认为奶水越来越少的误区
其实,新妈妈之所以会认为奶水变得越来越少,主要还是多虑惹的祸,新妈妈总是担心宝宝不够吃,于是产生了很多假象,只要认清了这些假象,就能理清思路,走出误区,轻松喂奶。
假象1:每次喂奶要1个多小时,孩子总吃不饱
其实,宝宝并非是在吃奶,有时候他们就是叼着乳头,有的长辈认为这是个坏毛病,要改。但是你得知道,如果宝宝不叼着乳头的话,也会叼着毛巾、被角,这些才是坏毛病哦。
假象2:一开始是够吃的,但是过几天宝宝总是哭闹,好像没吃饱
其实,婴儿在出生的1周、10天、1个半月到3个月,会出现快速生长期,宝宝容易饿,这时候母乳会显得不大足,但并不是母乳减少了,而是因为宝宝吃得多了。这时候,妈妈只要每天多喂几次,随着吮吸次数的增多,奶量一定会涨上去的。
假象3:孩子将乳头都咬破了,肯定是不够吃
其实这可能只是你喂奶姿势不对,科学的喂奶姿势是很重要的,宝宝和妈妈的腹部要贴在一起,他的下巴要紧贴你的乳房,而且一定要吸到乳晕,上面露出的乳晕要比下面多。因为分泌乳汁的乳窦是在乳晕下方,光含住乳头肯定很难吸到奶的,而且会将乳头咬破。
假象4:孩子没吃两口就睡着了,睡一会又醒,又要吃
这种情况也会使不少妈妈产生奶水越来越少的错觉。其实,婴儿吃一会奶就睡着,他们并不是真的睡着了,而是累了在打瞌睡,往往要吃一会睡一会,反复两三次才能真正吃饱的,妈妈记得要多喂几次哦。
假象5:别的新妈妈奶水比我多
由于生理构造的不同,每一个新妈妈奶水量都是不一样的。可能你的奶水量比不上别的新妈妈,但是对于你自己的孩子来说,还是足够的。这点尤其要引起重视。
假象6:我的奶水很稀,不像别的妈妈那样又白又稠
这也是导致妈妈们认为奶水越来越少的根源。其实孩子前10分钟吃的奶都属于前奶,比较稀,水分较多,这是正常的。之后的奶叫做后奶,它含有丰富的脂肪,是乳白色的。所有说,母乳喂养的妈妈一边乳房应该吃二三十分钟,如果换得太快,宝宝总是吃不着营养丰富的后奶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