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以为产前诊断和孕期检查是一样的,其实不然,相对于孕期检查来说,产前的诊断更有针对性,如果孕妈妈怀疑胎儿存在异常的话,就可以做个诊断。产前的诊断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创性诊断,另一类是非有创性诊断,其下的项目各有不同,那么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项目吧。
有创性产前诊断
绒毛取样术
它是在孕11-12周进行,通过超声引导,经阴或腹抽取少量的绒毛。其优点是:能够早期诊断胎儿的遗传性疾病,排除遗传病风险;而如果有异常发现,可以及时诊治。缺点是:若是在孕10周前进行,会增加胎儿肢体丢失、短肢畸形的风险;胎儿丢失率是2-3%;技术难度较大;绒毛容易被母体组织或外源性DHA污染。
羊水穿刺术
在16-24周进行,通过超声引导,抽取10-20毫升羊水。优点是:能够对胎儿遗传病进行诊断;可进行羊水生化学检测;流产的风险比绒毛和脐血穿刺术低。缺点是:术后流产率大约是05%;术后羊水渗漏的概率大约是0-16%,一般在48-72小时内会治愈;羊水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存在失败的可能。
脐血穿刺术
在24周之后进行。优点是:能够快速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能诊断胎儿血液学疾病;能排除胎儿先天性感染;能证实胎儿染色体核型。缺点是:胎儿心跳过慢或心跳骤停;胎膜早破;早产;胎盘出血;流产的概率是2%-5%。
非有创性产前诊断
B超
一般是在孕16周左右进行,可用于评估孕周、并确定胎儿的性别(此项国内禁止)、定位胎盘、确定多胎妊娠,另外还能发现和染色体、代谢、分子遗传相关的结构异常情况。
从两类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创性诊断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它们都需要使用特殊的物品取样孕妇宫腔内的物质,因此才叫做有创性诊断;而非有创性诊断主要是B超,B超只需要在腹部扫描就能得出结果,对孕妈妈的伤害较小。总的来说,大多数人都更愿意选择非有创性诊断,而不是有创性诊断。
当然,产前的诊断并不是所有孕妇都要做的,只是针对部分孕妈妈,包括: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较高的孕妇;曾经生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孕期B超检查怀孕胎儿可能存在染色体异常的孕妇;夫妻双方有一方是染色体异常者;另外还有医生认为有必要进行产前诊断的其他情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