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癫痫、破伤风、狂犬病、缺钙等等情况都可能会引起婴儿抽搐,而且是属于全身的抽搐,当然也有局部性的抽搐,比如说小腿肚子痉挛等等,这也算是一种抽搐。宝宝抽搐的时候,家长常常摸不着原因,导致束手无策,那么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宝宝抽搐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婴儿抽搐是什么原因
热性痉挛
导致婴儿抽搐的原因很多,比如说发烧、脱水、外伤、低血糖、脑部病变、肿瘤等,这些都可能造成抽搐,而这之中,以热性痉挛的比例为最高。热性痉挛主要是因为婴幼儿的脑神经功能不稳定,体温急剧升高引起了脑细胞不正常的放电,造成婴儿突然不省人事、四肢僵直抽动、呕吐白沫、眼球上吊、嘴唇发青等现象。
热性痉挛常常是在发热24小时之内发生,大多数都是全身性的抽搐,发作时间在15分钟之内,而且经常发生在6个月到5岁的孩子身上,比如说台湾6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是3%-4%。不过,其实爸妈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热性痉挛患儿中大约有20%-40%是属于家族中有热性痉挛病史。
其他原因
宝宝抽搐而且发烧也并不一定是热性痉挛,也可能是其他的疾病引起的,这个可以根据不同的症状来判断:
1如果是脑部感染引起的抽搐,比如说脑膜炎、脑炎等,常常是伴随着高烧不退、头痛、呕吐、食欲下降、嗜睡、颈部僵硬等症状。而热性痉挛在抽搐前大多没有生病的症状,有时候在抽搐发生后才发现原来宝宝发烧了。
2脑膜炎、脑肿瘤或是脑出血引起的抽搐都是属于局部性的,而热性痉挛是全身性的。
3脑部感染或者其他问题引起的抽搐,宝宝会持续昏睡。而热性痉挛抽搐后,经过短暂的睡眠,宝宝会恢复活力。
婴儿抽搐如何应对
如果宝宝出现了抽搐的情况,家长一定要冷静,然后根据下面的指示来处理:
1首先要让孩子侧躺,然后松开他的衣服,把头抬高,让他的呼吸道畅通。
2然后测量温度,如果有发烧,可以用肛门塞剂退烧。
3要注意观察宝宝抽搐时眼睛、眼睑、四肢的变化,还要观察抽搐时间的长短。
4在抽搐后不要马上给他吃东西,以免呛到。
5家长千万不要为了叫醒或者是压制婴儿抽搐,而不断的晃动或是束缚他的身体。
6不要因为担心他咬到舌头,就把汤匙或其他东西放到宝宝口中,这样很容易会引起呕吐,甚至会引起呼吸梗塞,造成进一步伤害。
如果家长实在不知道如何处理,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