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它也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而在哺乳的开始最为常见。哺乳期乳腺炎病情较轻的,只是不能喂食母乳,但若是情况较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因此,及早的防治非常重要。
哺乳期乳腺炎症状
淤积性乳腺炎
淤积性乳腺炎通常发生在产后1周左右,特别是缺乏哺乳经验的妈妈,容易导致乳汁淤积,没有及时的排空乳房。妈妈会感到不同程度的胀痛,并伴有中等体温升高,大约是在385度左右。当检查乳房的时候,发现乳房胀满、表面微红,轻压会感到痛,但是吸出乳汁后症状大多会消失。
然而,若是妈妈没有意识到这是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没有及时的处理,或者是乳头较小,被宝宝用力吸破了,那么滞留的乳汁可能会被化脓性细菌感染,引发其他疾病。
化脓性乳腺炎
化脓性乳腺炎多食由于葡萄球菌或是链球菌通过破裂的乳头感染而致,它往往是由淤积性乳腺炎加重而成的。当乳房被细菌侵入乳腺管后,继续向实质部侵犯,就可能形成各种类型的化脓性乳腺炎。
1、若是炎症扩散到表浅淋巴管,会导致丹毒样淋巴管炎。症状为突发高热,并伴有寒战、乳房触痛、局部皮肤出现红点或红线。
2、若是炎症只是局限于乳晕部结缔组织处,那么会形成乳晕下脓肿。
3、若是感染沿着淋巴管扩散到乳腺间质内,可能会从表面到基地,横贯乳房组织。
4、当感染迅速扩散后,达到喂养乳房基底部与胸大肌之间的乳房后舒适结缔组织,会形成乳房后脓肿。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办
1、对于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若是早期仅有乳汁淤积的产妇,由于症状较轻,可以继续哺乳,但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促使乳汁排出,减轻淤积。可以用绷带或乳托将乳房托起,局部可以用冰敷,减少乳汁分泌。
2、若是乳房肿胀比较明显或是有肿块形成的产妇,可以用局部热敷的方法,能帮助消散炎症。每次热敷20-30分钟,一天3次,严重的话可以用25%的硫酸镁湿敷。
3、在脓肿形成之前,可以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抗生素,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口服、肌内注射或是静脉点滴的方式。
4、如果已经形成脓肿,就应该及时切开引流。切口一般是以乳头、乳晕为中心呈放射形,乳晕下脓肿浅的,可以沿着乳晕做弧形切口,若是脓肿在乳房后,可以在乳房下部皮肤皱襞1-2厘米处做弧形切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