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之所以会发生母乳性腹泻有两个原因:第一,母乳中的前列腺E2的含量较高,这种物质会使小肠平滑肌运动加快,从而使水和电解质的分泌增加,导致腹泻。第二,宝宝对乳糖的吸收有障碍,体内缺乏乳糖酶,从而导致腹泻。那么母乳性腹泻的症状有哪些呢?
母乳性腹泻症状
1、轻度母乳性腹泻
轻度腹泻的宝宝,大便的次数每天大约有十次左右,同时,宝宝还会伴有呕吐的情况,宝宝的面色不正常,精神状况也不好,尿多而且次数也比较频繁。
2、重度母乳性腹泻
病情严重的宝宝,每天大便的次数在10-20次左右,大便表现为“蛋花汤”状,同时,宝宝会哭闹不止,尿液很少甚至是无尿,会出现脱水的情况,宝宝精神不好,经常处于昏睡或者是昏迷不醒的状态,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很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而导致休克。
3、迁延型腹泻
轻度母乳性腹泻的宝宝如果长时间没有治疗,可能会发展成迁延型腹泻,宝宝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同时伴有各部位继发性感染。
母乳性腹泻怎么办
可以从饮食方面来治疗腹泻,给宝宝喂食100毫升新鲜的豆浆和5克葡萄糖,以此来代替母乳,这样也可以控制腹泻的情况。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豆浆不要长时间的单独应用,最好是逐步加些鱼蛋白,具体方法是:用180毫升的米汤冲调5克鱼蛋白,每天喂3顿即可。
一般来说,母乳性腹泻很轻微的宝宝不用治疗就能好,妈妈可以继续哺乳,等宝宝适应了母乳中的前列腺素之后,乳糖酶也会逐渐发育成熟,宝宝腹泻的情况也会随之好转。严重腹泻的宝宝应该及时送医治疗,经过检查之后再根据医生的建议吃药或者是继续观察。
妈妈在开始哺乳的时候就要做好母乳性腹泻的预防工作:哺乳期的妈妈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的食物;喂奶的时候是两边喂,一侧的乳汁在十分钟左右就能吸空,这时候就不要继续吸了,应该换另一侧,如果继续吸的话会使乳汁中的脂肪量增加,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