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第三中学伴随着寿县近现代教育发展的脚步,于1908,依寿春镇总兵署旧址(位于县城东大街)兴办,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办学百余年,数易其名,1973年定名为寿县第三中学。2015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址——寿县城南新区(通淝路与时苗交口西南)。现有7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415人,在职教职工232人,现任校长张东华。
学校占地86671平方米,建筑面积58064平方米,走读寄宿一体化。有8×400m塑胶环形跑道运动场14775平方米、建筑面积4331平方米的体育馆一座和硅PU篮球场4个。建有理化生实验室12个、多媒体教室60个、计算机教室6个、录播教室1个、电子备课室2个、配有微机500余台;建成了宽带数字化校园网络,教学办公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
寿县三中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88人,其中高级教师44人,中级教师110人;特级教师1人,省教坛新星2人,市教坛新星10人,市骨干教师4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本科学历91.0%,研究生学历2.7% 人。
初中毕业生参加全县毕业、升学考试成绩2002年至2015年连续十四年位居全县前茅。“2014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安徽省选拔赛获特等奖 ,并代表安徽省走进央视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了团体前八强的好成绩。学校乒乓球队参加全国及全省青少年乒乓球比赛摘金夺银,分获2015年“向阳杯”全国少儿乒乓球比赛女子少年组团体和单打冠军,2015年安徽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少儿甲组女子团体冠军、女子单打第一名,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第29届“黄山杯”乒乓球赛“初中组男子团体亚军和女子团体第三名,初中女子单打第一名。
教育科研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承担了国家级、省市级以上的科研课题数十项,其中省级课题《探索在自然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初中生英语学习有效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初中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研究》和十多个市县级课题相继结题,国家级课题《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科研课题的带动下,广大教师逐渐学会了在研究中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科学的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教育科研工作已经真正能够为教育教学增智助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助力。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零犯罪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乒乓球)学校”、“安徽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学校”、“安徽省人民防空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六安市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单位”、“六安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六安市禁毒先进学校”等多种荣誉称号。
办学目标
一流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装备,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管理水平,把学校办成全县第一,全市领跑,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学校。
新校新貌新气象,立德树人开风气。寿县第三中学决心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继承传统,凝炼精神,汇聚力量,共筑梦想,为实现学校新的跨越而努力奋斗!
办学理念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寿县三中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广大教职工在新的形势下,努力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学校坚持“德育为先,强基固本,科学管理,不断创新”的办学思想,恪守“立志勤学,尊师爱校,和谐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奋发图强,开拓进取,争创名校、强校,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2012年6月6日,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发出《教育部语用司关于公布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名单的通知》,7月9日,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出《关于公布我省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名单的通知》。通知中,寿县三中被评为“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此次,全国共评出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389所,其中安徽省14所。这是寿县三中继2011年1月被评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之后的又一殊荣,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又一成就。
寿县三中一直坚持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致力于推行规范汉字,并采取多种方法提高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水平,有效提高师生规范汉字书写能力。学校出台了《寿县三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制度》,在全校教师中开展粉笔、钢笔、毛笔“三笔字”书写比赛,并把写字教学评价作为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每年举办一次以“传承文明,规范书写”为主题的“楚风杯”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学校还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国家、省、市、县相关比赛。
2014年3月15日、16日,央视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安徽省选拔赛在合肥八中举行,寿县三中代表队的6名成员力克各路好手,获得比赛特等奖,将代表安徽省参加央视的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