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中分校是一所纯初中校,成立于1998年5月4日,现任校长张斌平,前身是北京五中初中部。学校比邻历史悠久的钟鼓楼,设地安门(南址)和鼓楼(初三年级)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现有初中三个年级,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00余人。
北京五中分校是一所纯初中校,其前身是北京市第五中学初中部。自1998年建校以来承袭北京五中八十年淡定从容、质朴大气、智慧灵秀的文化底蕴,精心营造一种宁朴勿华、远离浮躁、敬业务实、厚积薄发的办学境界,将“追求卓越、勇争第一”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作为一种学校文化。走进五中分校的校园,你即刻就能感受到学校的严谨有序,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心灵上的愉悦与平和,学校不以规模显大气,却在精致中透着典雅,质朴而不张扬,现代却不浮华。
学校坚持潜心研究初中教育的自身规律,力求推进符合初中教育特点,体现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的素质教育,为学生尽心创设充实、愉快、生动、活泼的校园生活,致力于培养具有“正气、志气、朝气、大气、灵气、书卷气”的优秀少年,努力实践“锻造品格、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强健体魄”的办学思想。十多年来,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实力稳步提升,取得了东城区中考十连冠的骄人业绩,质量优异享誉社会。
十多年来,学校以全面发展、校风良好、质量优异享誉社会,学校办学水平和实力稳步提升。
教学上学校一直坚持向课堂教学要成绩,努力创设一种低负担、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在“团结务实、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勇争第一”精神的感召下,教师们循着课程改革的步伐,更新观念,尝试新教法,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而他们也是课程改革的最大的受益者。每年中考被市、区重点学校录取的学生达到总毕业人数的85%以上,连续17年中考成绩位居东城区榜首。我们越来越接近既定的目标——“一所全市领先、人民满意、优秀小学生向往的精品学校。”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培养“明德、知礼、向善”的人格,是五中分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为此,学校形成了“养成教育”的传统特色。见微知著,积小成大,学校把养成教育化解到一日生活规范中,“进校、晨检、卫生、考勤、上课、课间、出操、午休、礼仪、纪律、公物”等十一个方面的要求,使学校生活井然有序。从他律到自律,学生便拥有了一把重塑自己,改变命运的金钥匙。
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性格品质不仅需要日常生活中的积累,更需要教育者有意识的教育设计。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德育平台,校园网、班级网、个人网页成为师生们喜闻乐见的展示个性、体现民主和弘扬校园文化的舞台。学校依托丰厚的教育资源,创设了以“感悟古都、融入自然、走进名校、迈进社区、奉献爱心”为主题的系列学生活动体系和综合实践课程体系,这些活动和课程层次分明、充满乐趣。“走近名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们在与名人的零距离接触中,感受他们丰富的阅历和高尚的人格,在耳濡目染中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追求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初一年级的定向越野,既有能力的拓展,也有意志的磨练。看地图、测等高线、识别植物、锻炼体能等多项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初二年级的“延安之旅”,既有革命情感的体验,也有对人生理想的思索。杨家岭、枣园里的学习参观,宝塔山下的入团仪式,壶口瀑布前的激情歌唱,黄帝陵轩辕庙里、秦始皇兵马俑前的文化品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初三年级的“拓展训练”,既有战胜自我的快乐,也有竞争与合作的趣味。学生们在体验中挖掘潜能、获得感悟、增强自信,超越自我。提供满足学生需要的教育,促进学生自觉进行人生规划,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始终是五中分校的追求。
二十一世纪是交流与合作的时代,“关注国际交往”,“走出校门,走出国门”,成为学校新一轮的工作重点。我校先后与日本枥木县真冈市大内中学、美国RobertFrostMiddleSchool学校、德国索菲·赫德维希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实行校际互访,在交流中促进,在合作中发展,让我们的老师有更深邃的目光、更博大的胸怀,让我们的学生有更活跃的思路、更创新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