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原北京83中)始建于1951年,始终大力弘扬“勤奋、求实、开拓、守纪”的校训精神,今天已发展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突出办学成绩的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校,成为昌平区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为了满足天通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的需求,2009年9月昌平一中天通苑校区正式招生。昌平一中校园总占地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55万平方米,运动场地2.3万平方米。教职工280人,高级职称80(含特级2)人;中级职称69;专任教师196人;北京市骨干教师8人;北京市学科带头人2人;昌平区骨干教师60人;昌平区学科带头人20人。开设教学班58个,其中,初中班18个,高中班40个。高中毕业生565人;招生594人,其中,初中194人、高中400人;在校生人数1986人,其中初中生524人,高中生1462人,包括住宿生人661人。创建示范校以来,学校办学成绩稳步提高,近几年来,每年本科上线450人左右,本科上线率90%以上,每年都有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录取。进入新课程改革后,昌平一中大力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改革,努力做到全面育人,和谐发展。已开设100余门选修课,自主编印了20余种选修课教材,组建京剧社、青鸟文学社等10余个学生社团,建立八大社会实践基地,使教育由课堂向生活有效延伸。学校还是北京市篮球、足球传统学校,办有超越无限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原北京83中)始建于1951年,是昌平地区的第一所中学。一直以来,始终保持着“自强不息、守正致忠”的精神,已发展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校, 成为昌平区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为了满足天通苑地区、昌平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的需求,2009年9月昌平一中天通苑校区正式招生,2016年昌平一中本部恢复初中招生。2017年开始北京市“1+3”实验项目班开始招生。2019年由昌平一中天通苑校区、昌平一中西关校区和昌平一中本部校区组成昌平一中教育集团。
昌平一中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设施:400米标准跑道的全塑胶风雨操场、拥有室内篮球场的体育馆、综合性强的多功能阶梯教室、放大倍率达300多倍的天文望远镜,以及30余个专业教室和10万余册的藏书。此外,学校还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架设了遍布校内各活动场所的校园网络;建造了多个高标准计算机专业教室和拥有300余台计算机终端的教师电子备课室及学生电子阅览室;为每个教室和实验室都配备了电脑、投影、电视,并接入Internet网络;建设了能辐射全区的北京市远程教育站点。这些都使昌平一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在昌平区处于领先地位。
昌平一中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141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6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骨干教师1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70人。
教风
昌平一中教风要求是:“博学挚爱、严谨守纪”。
博学:要求教师要深入广泛地学习,要有渊博的知识,博古通今。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起码有一桶水。博学既是教师的美德,又是从教的基础。为此,作为昌平一中的教师都要具有学者的风度,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精神,认真进修抓“纲”和“本”,努力提高。
挚爱: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昌平一中教师必须爱教育、爱事业、爱学生,尤其是偏爱差生。这种爱必须是亲密的、诚恳的、真挚的。
严谨:作为昌平一中的教师都必须具有严谨的精神,严谨的态度。严谨做人,严谨治学,严谨从教,严谨育人。严谨慎重、恭敬郑重,严守规程是该校教师的本份。
守纪:遵纪守法,遵守法纪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
学风
“刻苦多思,活泼守纪”
刻苦多思:刻苦多思是坚持学习、搞好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有成所必备的精神和态度;多思是学习中应有的、顽强的、不停顿的追求。只有刻苦多思,才能肯钻研,勤思考、求上进、出成果。
活泼守纪:活泼是青少年的天性。思维要敏捷、气氛要活跃、兴趣要广泛、求知要真切、活动要积极、行动快节奏。学校要给学生创设良好氛围,教师教学要以提高质量为目标,要在减轻学生负担上下功夫,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去学习。守纪是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作为一中学生必须遵纪守法,遵守法规法纪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这是树立良好学风的根本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