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垫江中学校,以其百年厚重绵远的文化底蕴、其道大光的人文魅力、兼收并蓄的治学襟怀、不囿一隅的创新思想、富赡深博的学殖识见、精进纯青的教艺才能,书写出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般磅礴雄浑的著名教育史诗,打造出文质炳焕、众星垂辉般缤纷绚烂的知名教育品牌。
垫江中学感天真地秀,受日精月魄,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地处垫江县城东4.5公里处,前滨桂溪河,后倚玉鼎山。学校创办于1907年,前身为忠州中学堂,以秉国粹之大体、渐西学之精要为办学宗旨。以绍箕裘而育国材、垂新学以振国兴为己任。1946年开办高中,1912年迁回垫江,坐落于垫江县峡云乡前清豪绅李诺年之邸府,以砺志濡德毓经纬之才、格物致知报桑梓之心为治校之要。1950年由人民政府接管,1951年命名为“川东区垫江中学”,1953年定名为“四川省垫江中学”,1984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1998年被命名为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
学校全体教师站在执教为民、服务教育的高度,牢记“为所有学生一生奠定和谐发展的基础”的办学理念,深化素质教育思想,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努力践行新课标精神,走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科研育人之路,深入探索校本教研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校本氛围浓厚,科研教研成绩斐然。学校是全国知名重点中学科研联合体成员校,是全国青少年人文社会科学精神培养实践校,先后承担了3个国家级、7个省市级、4个县级教育科研课题,参研教师152人,占任课教师总数的近80%。其中承担的重庆市“九五”重点课题《重点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加强课内外衔接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等获市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重庆市基础教育规划课题《探究――讨论式教学实验研究》如期结题。教育部和中央电教馆主持的全国“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母语环境的任务型英语教学实施与课程资源整合研究》、《敏特英语应用与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促成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一级子课题《高中生学习策略的训练》、市级规划课题《关于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农村重点中学远程教育资源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已纳入市教育科研规划办网络化管理,正按计划扎实推进研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打造和谐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成果《玉鼎春风》一书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自由课理论
赞可夫曾说过:“课堂上,相当多的时间是被不合理地浪费了。”因此,语文课堂新闻记者教学开设自由阅读课,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本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更能充分发挥不生的主体作用。
于漪老师说:“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着力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教语文千万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的培养。”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对象,以教材为内容的,教给学生认识、分析、理解、创造的方法,培养其能力。在自由阅读课中,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运用自己的头脑,放出眼光,自己去谈、去思、去辨,调动生活积累去体验,发挥想象力去创造,运用手中笔去表达所想、所感、所司,展示自己丰富的个性。
开设自由阅读课,把时间还给学生,把书刊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当然,把时间还给学生,开设自由阅读课,并不意味着教师更轻松,可以放任学生不管,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而且课堂组织更要求具体艺术性、录活性、有效果性。因此,把时间还给学生后的自由阅读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认真组织,做到“形散神不散”
课堂自由阅读课应该像一篇优美的散文,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让学生自由阅读,并不是无训练目的,学生所悟重点是每单元甚至每一课的训练重点与难点。这就是“神”,也是“收”的方向。因此,教师对教育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要准确把握。凡是训练重点和难点有关的知识,只要学生感兴趣均可引导他们去思、去辨、去悟、去想象、去创造,不要一概否决,这就是“神出鬼没”,也是“放”的范围。明确“收”与“放”的关系,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就不难了。
引导学生质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很多课堂阅读课,都是教师课前设计好问题,课堂上提问,学生跟老师走,从表面看,整堂课组织得有条不紊,气氛也很活跃,师生配合默契,而实际上学生依然是跟着教师的指导棒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仍未发挥出来。在此,自由阅读课时要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老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明确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专注思索、反复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直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避免面面俱到浪费时间。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激发学生钻研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养成多读、善思、敢问的好习惯。
给予恰当评价,保持永久兴趣
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阅读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而产生兴趣的催化剂,就是尝试的成功和教师的赞扬。一次对成功的赞扬让学生所产生的兴趣往往能推动学生第二次成功。所以,每次自由阅读课,老师要给予及时、恰当、中肯的评价,肯定好的、成功的,指出差的、不足的,以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永久兴趣。
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让我们把时间还给学生,开设自由阅读课,改变语文教育的“少、慢、差、费”的现象,共同迎接语文教育新局面的到来!
“十一五”学校发展规划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现针对该校实际,对未来五年作如下规划。
一、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实施教师全员培训。
1.建设学习型教师组织
确立一种目标,让教师有学习的追求。通过共同的目标和远景,可以将不同个性的教师凝聚在一起,为追求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学习、提开业务水平。
树立一种危机感,使教师必须去学习。必须把危机意识传达给组织中每一个人。形成教师学习的外在压力,促使教师必须去学习
造就一种精神,使教师有学习的动力。一是开展境界教育,让每个教师明确学校发展的远大蓝图和学校对教师的期待;二是改变管理体制,使教师有一定的自由度,为其提供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三是让教师构思个人发展目标,明确自己要在哪方面有所发展、向极限挑战。
引导一种方法,使教师会学习。首先要让他们学会照镜子,自我剖析,找出自己心智模式中的不足;其次要让他们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人能够准确明白你所想表达的事情或问题;最后要学会正视自己,开放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
营造一种氛围,保证教师能学习。要建立保证教师学习的组织模式,一是以课程改革和教学科研为单位的课题组模式,二是以完成教学和教研任务为主的教研组模式,三是以本年级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合作的年级组模式。
学校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全方位学习的氛围。教师的学习必须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做到学习工作化,使教师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中学习。
2.培养研究型教师队伍
在新一轮课改中,强调了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及教师的反思性实践。校本培训是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途径,是促进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在研究中提高的主要举措。该校应立足于主体参与、积极体验校本培训模式,培训方式可以是课题研究、专题讲座、师徒结对、案例分析、自我反思,充分实现校本培训的有效性。
①理论学习入手,培养教师新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念。
②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教师实施和谐教育,开发学生智能、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结果的同时,掌握知识形成过程的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③珍惜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机会,借助教育专家、名师的引导、教化,提高教师学科知识、内化教育理论、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创造性获取、加工、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让创新型教师成为批判继承的典范,发展创新的能手。
④开展“五个一”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
“五个一”教学基本功展示是一种情境式的培训,是教师身处其境、心处其境的一种学习活动。在十一五期间每学年开展一次。
一堂优质课:能体现现代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又能继承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和特色,同时关注教师板书、普通话表述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能力,课题内容教师自定。
一个课堂教学设计:内容现场抽签决定,半小时独立准备,口头向评委陈述10-15分钟,主要内容为课题内容的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并简要回答评委的相关提问。
一个自己制作的课件:课件制作思想方法、课件内容展示、功能的说明,内容自定。
一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
展示备课笔记(一学期内)
3.培养专家型教师队伍
专家型教师主要指在教育教学的某一方面(主要是学科教学或学术研究领域)有专长的教师。培养专家型教师队伍应以人的发展理论和素质教育思想作为重要的组织原则,以此指导专家型教师的整个成长过程。
①优化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必须在建立开放的师资体系,调动师生积极性,发挥主体性,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的基础上,加大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
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教育教学科研为先导,培养、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理论、科研能力和科研品德,善于营造宽松、自由、愉悦的教育教学氛围与环境,以及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感悟人文知识,完善创新型教师的人格。
③优化管理和评价。主要指教学管理和教师的评价,它是建立在新型师生关系基础上的。评价包括教学及其效果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三部分。评价的模式应多元化,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同时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评价,为教与学提供有用的反馈信息;评价的重点应侧重于师生的态度和能力,多进行过程评价,看师生是否最大限度发挥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培养和研究中,自身的才能是否有效发挥;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是否增强,等等。
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学生第一”的思想,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奉献的精神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高雅的气质影响人,以诚善的思想团结人”。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该校教学、管理全面发展,培养造就一支业务精良,师德师风过硬的师资队伍。
五、加强行政干部培训:在“十一五”期间,该校干部培训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为依据,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能力为目标,全面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努力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懂教育、善管理、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和谐发展的干部队伍。具体做到分类别分层次实施组织任职资格培训、岗位提高培训、专题研讨培训、高级研修培训、学历提升进修五个类型的培训。
六、实施学历提升计划:为进一步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加强该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继续教育的质量,满足广大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该校将组织教师参加远程非学历培训,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为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新平台,使教育部提出的“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开展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动员和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学位提升教育。到2010年底,该校达到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不低于15%。凡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未达到本科学历的教师均须参加学历提升进修。
七、实施培训者培训计划:为加强培训机构师资和培训,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培训者队伍和一支讲政治、懂业务、善管理的教师及其教育干部管理者队伍。要引进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对教师进行讲座培训,建立垫江中学校师资培训库。确保培训所需的教学设施和必要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等。制定培训教学计划;选聘教师;征订与编印培训教材、做好组班、授课、考核、做好培训档案管理工作;及时总结培训工作经验;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