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石门中学。初创于民国后期。1956年停办,1999年再次重建。
1946年,陈诚、赵志垚等人在南京、上海筹募资金,创办青田石门中学,富文被选为筹备校董事会董事,为筹款想方设法,出谋划策。
有过辉煌的历史。她培育了许许多多贤才能人,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石门中学名扬四海,成为青田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1999年,青田籍旅意华侨孙建伟先生决定出资重建石门中学。新的石门中学坐落于县城太鹤大桥的南端一泥湾新区。前邻青田火车站和瓯青公路国道线,交通十分便捷。学校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校园内高楼与绿树掩映,亭台与楼阁相辉,泉水淙淙,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莘莘学子求学修身之胜地。
新的时代孕育新的学校。石门中学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青田人民的面前。她的重建完全按教育部一类学校的要求规划设计,学校占地面积30亩,。包括拥有32个教室的教学楼,可容纳1000多人的学生公寓,融学生餐厅、阅览室、教师公寓为一体的综合楼,及一座单身教师宿舍楼。校内有标准的塑胶跑道和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学校配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有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体育室、图书室、阅览室等专业教室。
本着“培养人才,振兴青田”的办学宗旨,重建后的石门中学将以邓小平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和手段以现代化为起点,学校的一切工作以学生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使学生在和谐的育人氛围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石门中学聚集青田教师队伍的精华,并且聘请外县的优秀教师和师范院校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来校任教,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有崇高的师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理论,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校对教师实行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既重学历更重能力,充分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
石门中学对学生实行全封闭寄宿制管理。全开放的学校阅览室,设备先进的电脑室,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和配备齐全的音体美教学设施,为学生的课余生活频添无尽的乐趣。石门中学的老师不仅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关心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努力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高等学府合格的新生和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