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行业资讯 | 行业产品 | 手机版 | 二维码  管理入口
普通会员

漯河市高级中学

漯河高中网

 
会员介绍
联系方式
  • 漯河市高级中学
  • 联系人:老师
  • 经营范围:漯河高中网
  • 所在地区:河南省漯河市文化路59号
  • 电话:(0395)2124379
  • 邮件:xue1905@uqihui.com
新闻中心
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介绍
漯河市高级中学
会员介绍
 漯河高中(LuoHe Senior High School),简称漯高,坐落于中国品牌城市河南省漯河市,学校前身为国民党教育部特设的中原临时中学,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全国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优秀科研基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郑州大学等部属全国重点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 [1]  ,1997年又被确定为漯河市唯一一家申报“全国示范性高中”的学校。
学校南校区位于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文化路,北校区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漯河会展中心旁。
漯河高中毕业生名流荟萃,在漯河高中辉煌的历史上曾培养出了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上将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
 
漯河高中,中国矿业大学等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学校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南校区位于市区文化路59号,与漯河实验高中相近、漯河市许慎小学相对。南滨澧河,北畔沙河,学校占地面积70035平方米,建筑面积50016平方米。北校区位于漯河市沙北会展中心东北的嫩江路,占地面积400余亩。
校训: 公 诚  爱 严
校风: 博学 笃行 合作 进取
教风: 爱生 善诱 严谨 奉献
学风: 尊师 善问 厚积 有恒
精神: 团结协作 无私奉献锐意进取 追求卓越
使命: 创中华名校 育民族英才
 
 
新课程实验开始后,该校课改领导小组认真学习课改精神,深入分析学校现状,经过反复研讨,决定把“打造教研团队,构建高效课堂”作为重点,积极开展新课程实验。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工作汇报
一、更新“五课两会”和“三大工程”内容,让传统教学优势服务于课程改革
该校多年来一直坚持“五课两会”和“三大工程”。“五课”即新教师汇报课、过关课,青年教师优质课,高级教师示范课及教研观摩课;“两会”即周一下午集体备课会和周三下午理论学习会。“三大工程”一是“蓝青工程”,即新上岗教师和高级教师签订师徒合同,以老带新,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二是“一三五成才工程”,即采取各种措施,力争新教师一年过关三年成熟五年成才;三是“名师工程”,即通过优质课示范课展示、评选“十佳教师”、“十杰班主任”以及拨发科研经费等精神物质措施激励教师成名成家。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学校决定结合“五课两会”和“三大工程”的形式,更新内容,按照课改要求确定“两会“主题,重新制订“五课”和“十佳”、“十杰”的评价标准。把教师的备课研讨及对教师的评价纳入到课改的轨道上来。
教研促课改
二、打造微型教研团队,以教研促课改
2008年秋季新课程实验开始时,该校有专任教师286人,人数众多,语、数、外等学科都有40多名教师,分布在两个校区,二、三年级暂时还没有开展课程改革,很难统一安排教研活动。根据这种情况,学校决定构建微型教研团队,低重心运行,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我们共组建了两大系列11个教研团队:一是“学科教研团队“,有语言、数学、自然科学、社会、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7个,分别由高一年级相关学科教师组成。二是”拓展科研团队“,现已组建了校本课程研发组、研究性学习研发组、学生社团活动指导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组等四个教研团队,成员由各学科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和部分教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每个小组有五六人或七八人不等。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分包教研团队,集体备课,集体研讨。
七个学科教研团队主要围绕以下教研任务开展教研活动:一是深入系统学习新课程理念,二是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和学科评估标准,三是构建平等、和谐、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四结合“蓝青工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2009年,课程改革已有一年,该校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政治、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等学科已迅速成为漯河市中心教研组,很好地发挥了样该校的示范带头作用。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漯河市优质课大赛中获奖。在漯河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学质量评估测试中,该校各项评估指标均居全市第一,遥遥领先。
四个“拓展教研团队“的教研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校本课程研发组开发了《许慎研究》、《沙澧风情》、《沙河航运》、《漯河人文与经济》等四项校本课程,其中《许慎研究》已初步开发出了课程蓝本,该教研团队还协助漯河开源集团进行了“春秋城“项目的创意策划。研究性学习研发组制订了《漯河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老师和学生征集了100多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利用研究性学习课堂和假期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08届学生每人都至少完成了一个课题的研究,并形成了研究论文等成果。学生社团活动指导组组织师生发展壮大了“外语角“”、春笋文学社“”校园广播站“校园记者团”等学校原有的学生社团,并新组建了“爱心基金会”“乒乓球俱乐部”金芭蕾舞蹈团“沙澧采风社“等10多个新社团,共吸纳了1000多名学生参加到社团活动中。其中”外语角“三名成员在学校组织的英语口语大赛中囊括了一等奖。“爱心基金会”募集了4000多元爱心款捐给郑州四十七中一位患白血病的学生,该校领导亲自到该校表示感谢。“乒乓球俱乐部”成员宋哲、赵亮、黄亮、李翔等7名学生在“漯河市晨光杯“体育比赛中囊括了全市高中组个人和团体冠军。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组不仅巩固了学校原有的武钢尹集、确山竹沟、信阳洋河镇三个德育实践基地,又新开发联系了开源森林公园、陈星聚纪念馆、小商桥、许慎陵园等新的德育实践基地,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深化教研
三、形成课题网络,深化课改教研
2003年,该校成为教育部重点课题“诱思探究”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单位。推行新课改以来,我们发现“诱思探究教学论”的许多观点和课程改革的精神是一致的。鉴于此,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决定在诱思探究教学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整合升华,形成课题网络,以推进新课程改革。学校确定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深化诱思探究教学实验与研究,构建高效课堂”的母课题,各教研室结合学科特点申报子课题,老师们也可以3—5人为单位申报研究课题,课题的选择都在母课题范畴之内。2013,该校已有语文教研室的“情境教学研究”、数学教研室的“如何以诱达思”、历史备课组的“如何开展历史课研究性学习”等30多个子课题,绝大部分教师都参与了一个或几个课题研究,部分课题已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20多位老师的研究论文在省市获奖,有效地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教学方式革新
四、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
1、转变教学思路。一年多来,为了探索一条符合学校实际、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品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思路,学校课题领导小组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反复研究,明确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教学思想,确定了“夯实基础,循序渐进,滚动提高”、“把握要求,精讲多练,提高效率”的教学思路,采用“低起点,小坡度,勤训练,多反馈”的策略,构建高效课堂。
2、先学后教。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理念,经过反复探索,该校逐渐形成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教师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指定学生自学教材;然后让学生选做与例题类似的课本上的练习题;接下来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暴露的问题,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当堂布置作业,当堂训练,当堂完成,当堂检评;当堂训练时间原则要求在15分钟以上,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训练任务。
“先学”不是单纯次序上的“先”学,而是让学生自始至终地“自主”学习。“后教”不是单纯形式上的教师在“教”,而是包括先学会的学生对暂时学不会的学生的“教”,教师对学生“先学”中暴露出的带有普遍性问题的“教”,教师对个别学不会的学生进行的指导。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3、明确要求,突出自主。经过反复实践研讨,学校对老师的“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是“三个转变”、“五个要让”:“三个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 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五个要让”即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
二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简单重复的不讲,偏难偏怪的不讲。
三是“三个达到”:即通过教师的传授,使学生达到知识当堂消化。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达到问题当堂解决。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达到作业当堂完成。
五、革新教学管理,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教、改、辅、批、考、评是教学的六大环节,学校把它作为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了共识,教学常规和教改教研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但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常规的要求也必须与时俱进。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在继续坚持教案、作业月检查、月评比的基础上,重新研究制订了教案、作业的检查标准,并对教案撰写和作业设计提出了符合课改精神的要求。
 
漯河二高
漯河二高,学校的艺术特色教育宗旨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在专业上得以系统的培养,优势得以发挥,为考入高校进一步打好基础,铺好道路。在豫南乃至全省、全国都享有盛誉。
漯河三高
漯河三高,以艺术体育特色教育为主,其前身是成立于1965年的漯河市第九中学,2001年8月更名为漯河市第三高级中学。学校先后荣获“国家教委重点课题《中学职业指导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省冬季训练先进单位”“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招飞工作先进学校”。
漯河四高
漯河四高创办于1949年7月,原名“省立郾中”,郾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00年5月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曹刚川上将回母校视察。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招飞先进单位”等称号。
漯河五高
创建于 1993 年,位于漯河市区风景秀丽的沙澧河畔。原名郾城二高,2004年9月更名为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简称漯河五高。现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南校区位于海河路,北校区位于淞江路。先后荣获“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河南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等50多项荣誉称号。
公司档案
公司名称: 漯河市高级中学 公司类型: 事业 ()
所 在 地: 河南/漯河市 公司规模:
注册资本: 未填写 注册年份: 2019
资料认证:
保 证 金: 已缴纳 0.00
经营范围: 漯河高中网
销售的产品: 漯河高中
主营行业: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