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初名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堂;1914年,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一中学;1934年秋,学校改名为湖南省立长沙高级中学;1952年,学校更名为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截至2012年9月,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占地120亩,共有83个教学班,4000余名学生,教职工400余人。
办学规模
截至2012年9月,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占地120亩,共有83个教学班,4000余名学生。
此外,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还建有以自身为龙头的长沙市一中教育集团,包括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等6所学校。
硬件设施
截至2012年10月,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明,共建有三栋教学楼、科艺楼、图书馆、办公楼、体育馆、塑胶田径场、篮球场以及宿舍楼,其中篮球场6个,羽毛球场6个,图书馆藏书逾16万册。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拥有各科实验室、天文台、生物标本室、多媒体语音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以及集辅助教学、办公自动化、图书管理、视频点播等功能于一体的以太交换校园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学校三网(广播网、计算机网和通讯网)合一。
实验室介绍:
化学实验室:包括化学仪器室和实验室,其中化学功能教室4间,化学数字化实验室1间,学生实验室3间,科技创新实验室1间,化学药品准备室1间,玻璃仪器室1间,仪器柜80个,试剂柜34个,通风柜5个,化学课题科研室1间。
生物实验室:包括生物仪器室和实验室,其中仪器室1间,准备室1间,显微镜观察室1间,生物技术实验室1间,数码互动实验室1间,组织培养实验室1间,功能教室4间,探究实验室2间,办公室1间,资料室1间。
师资力量
截至2012年,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先后有29名教师被授予“中学特级教师”殊荣,共有在职教职员工400余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有110余人,特级教师10人,有150位教师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学校每年从英、美等国聘请10名左右的外教,担任口语和其它学科教学工作;学校每个学科有3至5位学科带头人,有近30余人在省、市各学科专业学会担任正、副理事长或秘书长。
校徽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校徽标志于1999年4月正式启用,时任校长余泽平力倡,1949年以后首制。
校徽标志以书本和钥匙为设计元素,竖立的钥匙和横开的书本是“一中”二字的衍变,其寓意是开启知识的大门,象征展翅的雄鹰;青枝绿叶孕育着生命、健康和青春、活力,预示美好的未来。
标志以红、白两色组成强烈的反差,体现学校开拓创新、永不停步的精神风貌;红色则显示出学校活泼、开放、热烈、向上的育人特色。整个画面外圆内方,方圆结合,一中教学风格上的严谨、规范与灵活性亦隐含其中。 [34]
校训
公、勇、勤、朴
公——指远大理想。大公无私,廉洁奉公。爱祖国,爱学校,爱集体,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勇——指献身精神。英勇无畏,见义勇为。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勤——指勤劳品质。勤学习,勤锻炼,勤奋进取,勤劳节俭
朴——指优良作风。朴实无华,实事求是。
说明:校训“公、勇、勤、朴”最初见诸1914年。原为黄士衡先生1917年所书横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