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第二中学位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北环路,成立于2007-03-30。
1、基本情况
莫旗尼尔基第二中学(以下简称二中)建于1976年,是初级中学。为自治区级标准化学校。24个教学班,在校生1064人,教职工124人。二中人秉承优秀传统,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迈进,办学内涵不断蕴积,教育特色与办学效果持续彰显。
二、发展举步维艰,道路曲折坎坷
二中在前进与发展的历程中步履维艰,昔日的成绩已然无法找寻,重重困难和众多瓶颈亟待突破。
(一)教学成绩不尽人意
纵观近三年中考,二中成绩在一直处于全旗中游,位列镇内三所初中之末。
(二)生源质量存在问题
学生留守、单亲比例极高。2015年初一新生385名学生中单亲儿童118人,留守儿童49人,占新生的43.38%,家庭教育缺失,课外管护、学习监管、亲情教育等方面存在极大短板。
(三) 队伍素质亟待提升
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一线教师紧缺;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在开足开齐课程方面面临挑战。
(四)社会声誉不够理想
生源质量不高,基础薄弱,成绩低下,导致家长、社会对学校工作不认可,社会赞誉度不高。
三、课改领军教学,力求突出重围
二中人不断寻求革新、期待再次属于自己的辉煌。经过反复论证,于2015年秋季在初一年级启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师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多练习”为前提,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全铺开”的整体思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二)顺利启动
2015年暑期,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整体实施方案。对专任教师进行了培训和学习,领会了课改的战略思想和意义。通过了改革的一系列制度,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顺利召开。
(三)基本方式
1.二中课堂教学改革定位: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基础,以教师精当点拨为保障,以导学案为载体,以达标检测为反馈渠道的的前置性、目标性学习。
2.课堂五环节:具体为五环节,①导课与目标②自学③群学④点拨与拓展⑤课堂达标检测与小结。
3.教学十流程:①导课②解读学习目标③自主学习④合作学习⑤活动探究⑥汇报展示⑦点评质疑⑧课堂小结⑨达标检测⑩布置作业。
4.改革三特点:①当堂发放导学案②当堂完成,绝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③当堂达标监测,查漏补缺。
5、总体四原则:①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②自主与合作必须高度融合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④强调教师点拨的穿透力与学生参与率、达标率。
(四)循序渐进
一是创造条件全面抓好教师素质提升
1.努力强化校本培训。
2.主动接受旗级培训。
3.创造机会外出培训。
4.适时得到专家现场培训。
二是下大力气不断提高教师改革技能
1.全面推进改革工作,使改革真正服务于课改教学。课改一线教师呕心沥血,仅导学案就几易其稿,目前导学案已日臻完善。
2.全面加强对改革动态的监控。实行反思制度。执行一课一反思、周反思、月反思制度,在改革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3.加强教师集体备课的管理,执行时效性集体备课制度。制定计划,组织备课,检查、督导、评价和公示成果。
4.为课堂插上信息化翅膀,助推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娴熟使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培训会与考核活动,尽快熟练掌握白板使用方法,服务于课堂教学改革。
5.强调评价与点拨,抓牢改革关键。制定实施了课堂评价实施细则与点拨标准,锤炼教师熟练驾驭课堂、精准点拨与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能力。
三是多渠道多层次提升学生学习技能
1.强化课堂习惯养成训练。在养成教育上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管理。新生军训一周,学生为分小组“围坐式”,保障了课改课堂有效实施。
2.注重学生展示能力培养。对展示环节进行规范和训练。提升学生的倾听、分析、表达、质疑、书写评价能力,让课改课堂具备了基本素质与能力提升两项功能。
3.努力突出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解读学习目标,清晰明确重难点,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对本课内容提出质疑,教师在导学中解答释疑。
4.重点提高合作学习素质。讨论是关键,群学目标明确后,在小组长的领导下展开讨论,起立聚头,讨论商议,分工明确,学生参与其中,分享学习快乐。
5.确立组长核心骨干作用。让组长的自信心、责任感、服务意识得到展现和发挥,小组的战斗力得以提高,形成千帆竞渡的局面。
6.时刻关注基本技能提升。把学生与组长技能的培训作为课改的重中之重。重点培养书写、倾听、自学、质疑、合作、展示能力。培养组长组织、管理、协调、服务能力,明确职责、具备品质,提高小组学习质量。
四、全力保障改革,拓宽发展空间
(一)立足一项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必走之路。尤其是对生源质量较低、教学质量不高的学校来讲尤为必要。
(二)强化管理
1.星级教师管理:每名教师星级总考核分500分。每学期进行两次考核,全校公示表彰。
2.星级教研组管理:将教研组工作分项量化,总分100分,两个学期累加成绩最高者为王牌教研组,表彰奖励。
3.切实提升教研教改软实力。执行《教研活动管理制度》、《教研组长职责》、《教研组工作目标管理制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等二十几项制度。
4.超前进入管理状态,科学严谨制定改革计划。开学一周前,班子成员全部进入工作状态,审议校长的工作计划,分管领导依照计划撰写部门计划和分管计划。职工大会公布并审议计划,各教师、教研组依据职责制定教学等计划,提前上交部门进行审议,评价量分。
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常规管理方式:既以“八个三”工程为中心、以星级教师和教研组管理及“四签”制度为两个基本点全面展开。
二是强化学生管理与德育管理。
1.探索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学生实行队列制度,呼班级口号;宿舍内务执行部队标准,整齐威严、装束划一。
2.全面实现 “三无”(全校学生无长发、无手机、无管制物品)目标。
3.多方位活跃校园文化。20个学生社团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今年春季全面启动了书香校园暨读书日活动;创立了校刊《晨曦》。
4.全面重视德育工作。在德育方面积极创新、独树一帜,形成特色德育。如:升旗仪式后按年级进行“训导”工作。
5.更加注重家校沟通。定期约谈家长制度。开展校园交流开放日活动;开展日常家访与假期家访活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信心得到了加强,家长信心倍增,社会评价正在逐步改观。
(三)凸显三个特色
一是特色精神:雄狮精神。雄狮精神是二中人征服一切困难的核心精神。是一种无往而不胜的魄力,是一种独立于天地之间的力量,是自信勇猛的冲天豪气,是智慧的精神,是勇者的精神。体现为一种合作精神。
二是特色内涵:以雄狮为标志的校徽已经成为二中的外在形象;校歌《雄狮觉醒震四方》振聋发聩;“三风一训”及办学思想、目标指引着二中摆脱困境,再创辉煌。
三是特色发展:十三五”期间,将牢固树立并严格秉持“12345”战略发展思路。
五、改革初见成效
(一) 教师专业素养有所提升。改革信心倍增,改革步伐坚定,改革技能完善,教师教学设计得到转变,备课深度、广度、内涵、外延形神俱备,导学案三稿探索成型;教研组、备课组磨课、研课、听课、学习课标、研究改革、改进教法之风盛行;“五环节、十流程”运用得当,师生配合日渐默契,评价及时有效,讨论质疑已成常态,学以致用的课改盛会拉开序幕。
(二)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总结、自主质疑、自觉提升、合作探究的局面,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学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写能力、合作意识与为人处事、质疑精神、学习方法、自我约束等方面均有大幅提高。
(三)教学成绩发生一定变化。以课改年级摸底成绩为基数,与兄弟学校对比,有70%的学科有了明显进步。
(四)对规模较大学校、较大班额、较差生源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是今后纵深改革和成绩提升的有效抓手,是通过改革取得的宝贵经验,凝聚课改教师的心血,彰显二中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魅力。
(五)学校活力倍增,得到各界关注。教职员工精诚团结,吃苦耐劳,甘于奉献,自觉、主动承担改革任务,全心全意创新工作方法,视学校发展和学生素质为第一要务,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2015年至今,连续确定为四项自治区级荣誉:自治区级和谐校园、自治区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自治区级禁毒教育示范校、自治区级消防安全示范校。
六、改革尚存短板,二中仍需努力
我们深知,仍存在着不足与短板,与市内兄弟学校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有待于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逐一克服、整改。
(一)全面加快改革进程。在广度上需要在2017年8月实现 “全覆盖”目标,让改革成果尽早、尽快惠及更多师生 。
(二)抓牢改革着力点。在整体运作、教师素质、学生能力等尚存在问题急需逐个破解,需要牢牢抓住思想、素质、技术、设备等关键迅猛发力、重点发力。
(三)注重改革实效性。师生成长的速度、质量、实效等仍需竭尽全力,在内涵提升(综合素质)、外延提高(教学成绩)需予以重点攻坚。
(四)权衡改革的整体性。全面做好配套的文化建设、德育建设、社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改革迫在眉睫,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点上开花,面上结果。
“雄狮觉醒踏日月,巨龙腾飞荡九州”,我们因改革迎来了曙光,看到了希望,虽然改革之路并非坦途,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去迎接改革带来的挑战,并坚信改革之花必将飘香二中、飘香莫力达瓦、飘香呼伦贝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