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奎光学校,位于桂林市榕荫路17号(原桂林市松坡中学校址),是一所全日制民办学校。学校以清光绪18年(1893年)兴建于桂林府学(现桂林中学内)的古建筑奎光楼命名。
截至2015年5月,学校是桂林市唯一获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民办学校”称号的初中学校。
奎光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85年8月的桂林中学高考补习班,最初由学校办学,后改为桂林中学工会主办,期间因为政策和管理等原因,曾停办过2年。2002年8月15日,经桂林市教育局批准,办学名称由桂林中学高考补习班更名为桂林市奎光学校。
学校的办学地点曾先后在桂林中学校内、西湖饭店、桂林市文化宫,2002年迁至桂林市少年宫办学、2003年8月又迁至桂林市榕荫路5号(原桂林市中级法院审判大楼),2005年8月迁至桂林市榕荫路17号(原桂林松坡中学校内)。
2002年8月,桂林中学成立了民营办学中心。 2003年8月29日,经桂林市教育局批准,学校的办学层次由高考补习变更为高考补习和培训,同日,办学形式由全日制变更为全日制和业余性质,招生对象由高中毕业生变更为高中毕业生和青少年。为此,学校增设培训部,从2003年10月开始,开设学科单科班,至今已经举办了七期,招生近5000人次。 [3]
2004年5月11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经桂林中学教代会通过,制定了《桂林市奎光学校章程》,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性质、宗旨、业务层次、资产管理和使用原则等。
2005年4月19日,经桂林市教育局批准,办学层次由高考补习和培训,变更为普通初中和培训,随后,学校开始招收初中学生。
基础设施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约30亩,学校建有教学楼4栋,学生宿舍2栋,食堂1栋,以及近2000多平方米的篮、排球运动场。教学楼设有多功能报告厅,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心理室、形体健身室、英语视听室、信息技术教室以及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专用教室。学生宿舍配有洗漱间和双卫生间,配有空调、电话、书桌、储物柜等生活设施。校内食堂为广西自治区A类食堂,可同时容纳两千人就餐。学校各项教学、生活设施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奎光学校校标外形由桂中奎光的领头字母K、G、Z和桂林市奎光学校的中文汉字和拼音组成的盾形,基本调子由红、黄、兰、绿、校园色组成。K为展翅高飞的海鸥,依托100年桂林中学的文化底蕴,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图形由红、黄、兰、绿、白、黑组成,黄色调意为灿烂辉煌的百年教育园地,兰色意为知识的天空、红色象征朝气衬托桂林市奎光学校;黑边衬托白色的“Z”字母,显得稳健轻松、苍劲有力;绿色的“G”意为优雅的校园绿化环境。
校标由该校蒋萌老师原始创意和设计,学校行政会集体修改而成。
精神文化
校训:专心志,忧天下
“专心志”。学习者,贵以专心,专心致志,恒心集注,才见成绩和效果。这个要求来源于桂林中学原来校训校风上要求的“专心志、保名誉”“孜孜不倦”“学为知之”“勤”“好学”“博学、勤奋”等训导。
“忧天下”。天下者,国家、民族、百姓。心忧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这是一种胸怀、一种责任和抱负。这个要求来源于桂林中学原来校训校风上要求的“正心”“恕道”“天下”“民主”等训导。
校风:尚礼仪、倡民主、达和谐
教风:重修身、善教化、勇创新
学风:学主动、思深刻、志高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