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花都实验学校创办于2013年4月,是由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首批省一级学校、广州市重点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与博雅国际教育集团合作创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寄宿性学校。学校地处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东与商业大道交汇处附近,占地面积106665.6㎡,2016年有教学班55个,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200余人,专任教师140余人。近年来,我校秉承“以生为本,与时俱进,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的办学理念,围绕“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立足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充分整合及利用博雅国际教育集团和总校的优势资源,积极打造阳光管理团队,创建“阳光教育、活动育人”的特色教育,自创建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3、2014学年度小学部连续两年教学质量一等奖;2014年荣获区标准化学校称号;2014、2015年度被评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2015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唐钊同学荣获一等奖,二等奖4人,三等奖12人;2015年花都区初中部学科抽测综合成绩排名第三,其中初一和初三数学、初二物理等学科位列花都区第一名;2016年中考总平均分657.38分,位列花都区综合排名第三,重点率88%,市、区单科状元三位。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是一所越秀区属的“国有民营”制初级中学(即所谓“名校办民校”),由广州市育才中学承办,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番禺香江育才实验学校是由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与番禺香江集团公司合作创办的初级民办中学,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实行输出品牌与输出管理的运作模式;广州市香江中学是由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与增城香江集团公司合作办学的民办完全中学,包含初中与国际高中,由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负责管理;番禺育才实验与香江中学不管是管理架构,还是教育教学都与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一样,统筹安排。
学生在我校读书,除需交纳规定的学费外,享受在公立学校读书的学生所应享受的一切待遇。
学校创办于2000年,从2001年开始正式招生,现有初中三个年级22个教学班,近1000名学生,学校办学时间虽然不长,但各方面的成绩是非常突出的。
①学校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制度完善,管理正规;
②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成绩优;该校各年级学生参加东山区统考成绩优异,在东山区所有中学中名列前茅;
③该校田径队在2003年东山区中学生运动会上夺得了初中B组第一名;
④该校合唱队参加2003年广州市第九届学校合唱节,夺得东山区中学B组第一名,广州市中学B组一等奖。
⑤该校有20多位教师的论文在全国论文评比中获奖;
⑥学校的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都取得优异成绩。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南粤大地上冉冉升起。
教师队伍稳定,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搭配合理;现有教师60人,其中有高级教师12人,占总数的1/5,党员教师28人,占教师总数的47%;他们的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来自育才中学的骨干教师,二是来自全国重点师范大学(如华南师大、华中师大、湖南师大等)的优秀毕业生,三是从全国各地重点中学招聘的优秀教师,他们全部都是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包括教务员、图书管理员等都是本科毕业生。该校有一批的经验丰富老教师(如南粤优秀教师、数学高级教师朱慕贞;语文高级教师张仿东、邹连文;物理高级教师罗科凡、张万俊;化学高级教师李君蕾等),他们在教学上起着积极的传、帮、带作用;还有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如谢新道、徐德志、欧雪仪、袁合鹏等);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和依靠力量。 3、学生队伍--办学的主体力量
学校按省一级学校的标准建制,具备完善的现代化的教学配套设施。校舍由广州市城建总设计,结构精美,别具一格,人见人赞;前任校长李统耀别出心裁,设立了于是的校园八景。珠影和香港亚视曾多次租用校园拍摄电影、电视剧的外景及广告片。宿舍综合楼为学校提供了能满足720人住宿的宿舍,一个8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体育馆,以及音乐舞蹈室、美术室等等。学校从办学之初,便在每间课室都安装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电脑、液晶投影机、实物投影仪;在每间课室、实验室、办公室及宿舍都安装了现代化的生活设备-空调、饮水机等;学校还安装了校园通讯网、宽带网、计算机网络闭路电视双向控制系统、广播网等网络系统。
人文环境
学校地处黄金般高贵的珠江明珠--广州市二沙岛上,虽然位于繁华的市中心,这里却显得格外安静,校园内外风光旖旎,环境优雅,鸟语花香;珠水环绕,气候宜人。学校周围是高尚至尊的别墅区,没有不良因素的干扰,具有一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读书、学习的胜地。她位于东山、天河、海珠三区交汇的金三角地带,学生来此求学,是最佳的选择。
教学质量
学校一向视教学质量为学校的生命线。2002学年上学期,该校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当时还没有初三级)参加东山区中学的统测中该校的初一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及初二级的语文、数学、物理等各科都列第一名在刚过去的2003学年上学期东山区中学统测中,该校初三级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化学;初二级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初一级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都是第一名。只有初三和初二级物理排第二名,且距离第一名也只有1分多。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兴校和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继2003年5月申请并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一级子课题《网络教学条件下各具体学科创造性培养的方法、措施、手段研究,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特点研究》,2003年9月又申请并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操明刚、邓少莉等20多位教师的论文在全国论文评比中获奖。
学校特色
学校坚持“精育人才”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简称“三个一切”)作为办学宗旨;学校推崇赏识教育,把“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简称“大三好”)作为每个学生的努力方向和评价标准。
该校直属于东山区教育局,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上与公办学校基本相同,与其他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地位,凡在该校就读的学生与在东山区属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毕业升学时享受同等待遇;同时,该校在招生时可以自主接收择校生,不受学籍和户籍的限制;学校在招聘教师方面也有较大的自主权,聘任教师可以不受年龄、区域、户口、配偶等因素的限制。
学科特色教学是该校办学的一大特色,每个班都是特色班。每位学生既要打好文化基础,又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学生打好升高中、大学以及在今后在工作中都能领先的两个方面扎实的基础。我们为每个班都聘请了专职的英语外教上课,学校还和隔壁的广州美国人国际学校共同组建了英语角,每个年级都成立了"奥数班",假期作业也根据不同的特色班布置相应的特色作业。
教学管理
学校本着"小而精"的原则,进行小班授课制,每班不超过50人,既有利于教学,又有利于管理。
我们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活动进行封闭式管理(学校为走读的学生也安排了中午休息的床位),中途无故不得离开校园,午休和晚修都有专职教师负责管理,保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安全有序。
学校的后勤管理已经实现了社会化,后勤工作由校园服务公司进行管理,成效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