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的前身是1923年由张伯苓先生创建的南开中学女生部,1937年7月天津南开中学女中部校舍被日寇飞机轰炸焚毁,当时的南开人没有在侵略者面前屈服,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辗转入川,在重 庆又树起了南开学校的光辉旗帜。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南开中学女部迁至甘肃路校址。1949年1月天津解放,杨坚白同志继张伯苓之后任南开校务委员会主任。1952年12月女中改为市立第七女子中学。l958年女七中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附属中学,1962年恢复南开女中之名称,1966年学校更名为当时历史色彩浓重的东方红中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得以恢复和发展,1978年被定为天津市首批办好的市级重点中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1985年在海内外校友的强烈要求下,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并由当时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扑初先生题写了校名。1992年、2001年二次列入《中国名校》。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的前身是1923年由张伯苓先生创建的南开中学女生部,1937年7月天津南开中学女中部校舍被日寇飞机轰炸焚毁,1978年被定为天津市首批办好的市级重点中学。1992年、2001年二次列入《中国名校》。天津第二南开中学是南开系列学校的重要部分,是南开校友总会的成员。
学校由市区政府总投资2.1亿,学校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学校初高中共有教学班86个,可容纳4000余名学生就读。学校的主体建筑有8层的综合办公楼,其南侧为第一教学楼、电教信息楼、大会堂、科普馆,北侧为第二教学楼、实验楼、报告厅和多功能体育馆,校园东部有多功能综合体育运动场,其北端第三教学楼和南端的学生公寓、师生餐厅遥遥相对。千兆校园网、遍及全校的800多个计算机终端、丰富海量的校园网络资源,也成为现代化学校的一个风景线。
1985年在海内外校友的强烈要求下,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并由当时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了校名。在多年的办学中,学校得到社会各界以及海内外校友的关心、支持与帮助,学校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15年6月第二南开中学小学部成立,从此,第二南开中学的办学规模延伸到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成为市内六区公办重点校中首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涵盖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体系更加完备、教育生态系统更加丰富的学校。
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的前身是1923年由张伯苓先生创建的南开中学女中部,1937年7月天津南开中学女中部校舍被日寇飞机轰炸焚毁,当时的南开人没有在侵略者面前屈服,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辗转入川,在重 庆又树起了南开学校的光辉旗帜。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南开中学女部迁至甘肃路校址。1949年1月天津解放,杨坚白同志继张伯苓之后任南开校务委员会主任。1952年12月女中改为市立第七女子中学。l958年女七中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附属中学,1962年恢复南开女中之名称,1966年学校更名为当时历史色彩浓重的东方红中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得以恢复和发展,1978年被定为天津市首批办好的市级重点中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1985年在海内外校友的强烈要求下,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并由当时全国政协副主席赵仆初先生题写了校名。1992年、2001年二次列入《中国名校》。第二南开中学是天津市首批市重点中学,天津市首批争创“国家级示范校”的示范性高级中学,这是一所历史悠久、富有优良传统的学校。学校一直秉承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校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挖掘学生的一切潜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规格人才”的育人目标,努力把学校办成现代化、信息化、优质化、有特色的国家级示范高中。
更名后的第二南开中学进一步加强了与全国南开系统以及海内外校友的联系。学校与全国一百余所重点中学建立了固定的联系,交流经验、交换资料,进行互访,及时了解最新信息,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还加强了国际交往,了解世界教育的动向与发展, 先后与美国罗曼瑞中学。日本四日市市西陵中学,新加坡南洋女中,澳门濠江中学等建立了友好校关系。
1995年建立了以第二南开中学为依托的民办公助学校“兴南中学”,1998年经市教育局批准,第二南开中学改为市重点高级中学,初中的招生工作则由兴南中学完全承担。 2000年原汇文中学并入第二南开中学。
作为天津市首批争创“国家级示范校”的示范性高级中学,2001年8月学校迁入位于和平区南门外大街的新校址。这标志着第二南开中学在新世纪又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01年始创立的高一信息技术实验班,学生人手一机,在与其他班级无异的教学规程下,以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全面培养为目标,以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为目的。2003年开设了英语创新实践班。为响应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学校特设了物理、化学、生物开放型研究性学习实验室和信息技术软硬件研究实验室,开设了各学科的奥赛辅导,开设了众多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学校的素质教育舞台别具特色而且丰富多彩。
第二南开中学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现有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19多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9人。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特色学科建设、信息技术全员培训等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软件”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和“团结、砺志、求实、创新“的新时期校风口号鼓舞着全体教职工敬业、爱生、辛勤耕耘;鼓舞着学生在成才的道路上拼搏、进取、实践、创新。在邓小平“三个面向”精神指引下,第二南开中学全体师生在市人大代表、市劳动模范潘天佑校长带领下。将谱写新世纪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在多年的办学中,学校得到社会各界以及海内外校友的关心、支持与帮助,学校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15年6月第二南开中学小学部成立,从此,第二南开中学的办学规模延伸到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成为市内六区公办重点校中首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涵盖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体系更加完备、教育生态系统更加丰富的学校。
经市编委、市教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同意,第二南开中学2015年9月1日起更名为第二南开学校。
学校校训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校色
青莲紫色,意旨出污泥而不染。
天津第二南开中学属于南开系列之一,1904年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和严修先生建立天津南开中学(南开系列学校发祥地),随着抗日战争爆发,张伯苓为南开系列学校生存和发展于是决定入川在1936年重庆著名文化区沙坪坝建立气势恢宏的重庆南开中学(三中)。致此,南开学校(包括大学 ,中学,小学)逐渐成为体系. 这一系列旨在促进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学校。学校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和“南开人”的治学精神。并以“衣镜铭”为学生的仪容举止规范。先后为中国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其中周恩来、温家宝后来还都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务院总理。
南开系列学校包括:南开大学、天津南开中学,天津第二南开中学(原南开女中),重庆南开中学,原南开小学(1937年被日军炸毁,后来停办。1992年5月9日,南开区政府采纳区政协提案将马场道小学更名为南开小学,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81号 )和重庆南开小学,这些学校都起源于张伯苓和严修创办的私立南开学校。
这些学校有一部分仍然存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仍然是教育界里知名的学校。只是他们之间的从属关系已经淡化了。但这些学校都视张伯苓为第一任校长,有着相同的校歌、校训、类似的校徽、校色以及其他类似的识别,但是由于并没有明确的产权关系,其间也因此存在一定的矛盾。
这些学校都起源于张伯苓和严修创办的私立南开学校,并有着相同的校歌和校训。 南开系列学校积淀了百年人文底蕴,谱写出了中华教育史上一道道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