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创办于1933年,最初位于黄陂前川古城东北。1949年,前川中学、储材中学、信义宗神学院附属信义中学三校并入黄陂一中。1997年10月搬迁至前川街道油岗社区,占地270亩。是湖北省53所重点中学之一,1982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高中,2003年5月被授予湖北省示范高中。
黄陂一中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黄陂一中前川校区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 6万平方米。2009年8月,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 8万平方米的黄陂一中盘龙校区正式建成投入使用。2012年成立黄陂一中国际部。在8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两获意大利加勋的万子美、著名画家冯今松、央视主持人王利芬、中国首席潜航员叶聪等。
办学理念
学校十分注重办学理念的提升和贯彻。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终生发展而教,为学生终生幸福而导。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体魄健康、个性鲜明的新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起自主教育模式,突出文科教学和人文教育特色。
2012年,黄陂一中一本突破400人,其中文科贡献91人。据了解,早在10多年前,在创建省市级示范学校时,专家们就指出黄陂一中“文科特色鲜明”(1983,1985年两度产生湖北省文科状元,“状元姊妹花”曾被传为佳话)。文科一本保持70人左右,2011年柳洁勇夺武汉市文科状元。
向正坤校长说,文科是学校的一大亮点,为了让文科特色更鲜明,学校一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二是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注重文综知识与能力的整合;三是合理利用黄陂地域优势,发掘课程资源,开办唐宋诗词班,开发校本课程;四是重文不偏理,强调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不断创新学校管理。通过实施校长负责制、干部聘任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等,激发潜能,调动积极性。着力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和业能水平。努力推进学科组建设,形成团队优势;启动名师工程,造就拔尖骨干;构建青年教师成长机制,缩短教师成长周期。除了该校自培外,还注意引进区内外优秀教师,补充新鲜血液。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央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实验基地”、“中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市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中国教育学刊学科研究基地等。该校教师在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220人次,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13篇。
学校正在进一步创新机制,锤炼内功,丰富内涵,以期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办学效益,把示范学校品牌做得更大更亮更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