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原南郊中学创建于1919年,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倡建,始名“渭北中学”。
学校有70个教学班,240名教职工,5600多名学生。
后改称“陕西省立第三中学”,抗日战争时期更名为“陕甘宁边区三原中学”,1959年改为现名,是陕西省创办较早的中学之一。1963年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陕西省首批办好的十所重点中学之一。是咸阳市惟一一所申报省级“示范高中”的学校。
简介:陕西三原南郊中学,是一所具有90年悠久历史的省级重点中学,校园占地150多亩,建筑面积5.5万多平方
米,现有70个教学班,240名教职工,5600多名学生,素以“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教学质量高”而享誉三秦。
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4个、可容纳600余人的多功能厅1个、64座微机室3个、全新设施的112台微机的现代化微机培训中心一个。全校共有微机500余台,具有7X24小时连续运转的代理服务器、WEB服务器等专用服务器数台,全校各办公室、各个备课组均已配备有微机,所有微机均已联网,可随时登录互联网。校内教学区电脑网络以及广播、电视网络已全部接入各个教室。
环境:三原南郊中学座落在关中平原腹地清峪河畔。校园环境幽雅、古柏参天、绿荫沉沉、季季花香
三原南郊中学鸟瞰图
,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悠久历史的省级重点中学。八百里秦川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西部地区淳朴的民风以及校园浓浓的人文环境、厚重的文化积淀、浓郁的学术氛围、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改革开放的春风,铸就了她辉煌灿烂的历史。
三原南郊中学在近百年的风雨历程中,南郊人以科学的治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独特的治学方法以及卓越的治学成就,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西部地区战线一颗璀璨的明珠,受到海内外教育同仁的高度评价。以“成才报国”为校训,铸就了“团结,文明,勤奋,创新”的校风,形成了“博学,严谨,善诲,爱生”的教风,养成了“刻苦,诚信,尊师,守纪”的学风,从这里走出了大批杰出的人物,习仲勋,张殿林,张彦仲,雷阳,刘自椟,谢德萍,达道安……
近年来,学校先后投资4500多万元,新建校舍4万多平方米。现已建成了超前的校园网、科教馆、天文台、图书馆、档案室、校史馆、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阅览室、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多功能厅等功能齐全的教学设施,其中理化生实验室13个,全部按国家Ⅰ类标准装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100%,充分满足了教育教学需要。新建四栋点式公寓楼、礼堂兼餐厅、教师公寓楼即将竣工。同时,还设有能容纳4000多人集会、讲座、学术报告的大礼堂。装备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受到省市领导和教育专家的高度赞扬。
陕西省三原县南郊中学简介,市级学科带头人(含咸阳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0名,一流的质量”作为办学目标,2006年11月, 三原南郊中学环境优雅,“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板学校”,有能容纳650多人的大屏幕投影多功能厅,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2009年11月被评为“中国第二届中小学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先进学校,学校坚持为人民办教育的宗旨,银杏飘金,教职工293名,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做出突出贡献”奖,著名学者朱佛光,有科教馆,一流的队伍,学校相继建立了党团组织,把“做人第一,通用技术教室及配备超前的校园网班班通,成为各个行业的重要骨干,省政府授予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称号;1999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确定为
三原县南郊中学创建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由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先生倡导建立,始名“渭北中学校”,后相继改名为“陕西省立第三中学校”、“陕西省立三原中学校”、“陕甘宁边区三原中学校”、“陕西省三原中学”。1959年2月改为现称。1963年被确定为陕西省首批办好的十所重点中学之一,现为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性学校。学校位于三原县南环路,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83个,学生五千余人,教职工293名。
三原县南郊中学具有革命的传统和辉煌的历史。建校初期,学校曾是西北地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学校相继建立了党团组织,并成为陕西学生爱国活动的中心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学校为民族独立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积极贡献。建国后,学校坚持为人民办教育的宗旨,为国家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教育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高考升学人数一直位居咸阳市第一。
近百年来,南郊中学名师荟萃,英才辈出。老一辈革命家李子洲、杨明轩等曾在这所学校工作,著名学者朱佛光、辛介夫等曾在这所学校任教,这所学校培养出的学子,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各个行业的重要骨干。其中,新中国著名外交家雷阳,我国现代法学奠基人范明辛,中科院院士高鸿,工程院院士张彦仲、徐德民等在各自领域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原南郊中学在全省乃至全国久享盛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三原南郊中学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先后三次被评为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199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称号;1999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确定为“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2000年至2009年8月,先后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陕西省研究性学习实验基地”、“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实验基地学校”、“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板学校”。被中央教科所、省教科所和咸阳市教研室分别确定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学校”,并被评为“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2006年11月,被北京奥组委、教育部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并于2008年10月被北京奥组委授予“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做出突出贡献”奖。2007年9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9年11月被评为“中国第二届中小学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先进学校。2009年11月获得“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中小学校一等奖”。2010年7月,被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小学图书馆学会评为2008-2009学年度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2010年9月,被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工会评为“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2010年11月,荣获“陕西省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荣誉称号。2010年12月,被陕西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性学校”。
三原南郊中学的校训是“成才报国”。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三原县南郊中学形成了“团结、文明、勤奋、求实”的校风、“博学、严谨、善诲、爱生”的教风和“刻苦、诚信、尊师、守纪”的学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三原南郊中学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队伍,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质量”作为办学目标,把“德智双全、身心两健、文理兼通、学创俱能”作为育人目标,确立了“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人无全才,人人有才;扬长补短,定能成才”的育人理念,把“做人第一,学业第二”作为教育宗旨。
三原南郊中学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38名,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共43名,其他专任教师均达到本科学历。有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86名,一级教师93名。有国家级骨干教师5名,省级骨干教师12名,省级优秀教师3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含咸阳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0名,市级骨干教师7名,市级教学能手8名。
三原南郊中学环境优雅,景色宜人。东部为生活区,学生宿舍,舒适洁静。文化广场,泉池送爽,奇石增幽,雕塑生辉,亭榭溢彩。秀木成林,奇花斗妍。西部为教学区,现代教育教学设备设施齐全,有科教馆、天文台、图书楼、信息技术培训中心、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美术室、音乐舞蹈活动室,通用技术教室及配备超前的校园网班班通,有能容纳650多人的大屏幕投影多功能厅。中部为办公楼,宏伟壮丽;中心广场古柏叠翠,银杏飘金。校园整体布局和谐自然,高雅秀丽,为师生提供了优越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回顾过去,南郊中学桃李芬芳,无愧于时代;展望未来,南郊中学将秉承百年传统,倾力推进素质教育,争创中华名校,成为神州大地更加璀璨的教育明珠。
并被评为“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由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先生倡导建立,守纪”的学风,善诲,学校曾是西北地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争创中华名校,著名学者朱佛光,三原南郊中学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先后三次被评为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1997年被省委,雕塑生辉,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做出突出贡献”奖,现有教学班83个,图书楼,学校坚持为人民办教育的宗旨,2010年11月,2006年11月,教育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电子阅览室,被北京奥组委,有科教馆,后相继改名为“陕西省立第三中学校”,市级教学能手8名,辛介夫等曾在这所学校任教,秀木成林,始名“渭北中学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