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草莓枯萎病防治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15 10:06:51    浏览次数:251
导读

枯萎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一旦发病就会蔓延,很难根治。发病率5%-12%,重发年份高达20%-35%。轻病株结果很少,品质差商品价值低

枯萎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一旦发病就会蔓延,很难根治。发病率5%-12%,重发年份高达20%-35%。轻病株结果很少,品质差商品价值低。

症状:主要变现在开花至收获期。以病菌侵害根部,先在地上部分表现出病态,心叶变黄绿色或黄绿色卷曲,叶小而窄,呈船型,叶片无光泽,下部叶片变紫色枯萎,叶缘褐色想内卷。叶柄和果柄的维管束也变褐色与黑褐色,地下根系呈黑褐色,不长新根,潮湿时近地面基部长出紫红色的分生孢子。

病原:病原为尖镰孢菌草莓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以菌丝体随病原残体遗落*中,或在种子上越冬。在20cm的*层内病菌密度最高。以*壤和种苗带菌进行初次侵染。病菌主要靠病根、病叶通过*壤和水进行扩散传播。用带有枯萎病菌的*壤育苗,病菌先侵染母株,然后通过匍匐茎、导管再传给子苗,但苗期症状不明显。15度~18度开始发病,22度以上发病最严重,25度到30度会造成病株枯死,萎焉也最多。靠近母株的幼苗发病早,带病率高,发病也严重。连作,*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温低,耕作粗放,*壤过酸,施肥不足,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肥料,均能引起植株根系发育不良,会使病害加重。

防治措施:

(1)建立无病繁育田,选择无病株苗作母苗进行繁育。

(2)栽培草莓田,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最好能与水稻等水生作物轮作,效果更好。

(3)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或深埋,病穴施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4)发病前使用喜百农病害全清一盒兑水30公斤,可有效防治草莓枯萎病。

以上是关于草莓的相关种植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详情请关注 网。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032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