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想要实现高产的目的,那就要在各个生长阶段都要做到科学高效的管理,如何管理好大白菜呢?且看下文详细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
1.适期播种
大白菜栽培均以秋季栽培中熟和晚熟品种为主, 供冬季贮藏食用。中晚熟品种播种时期在北方地区要求较为严格, 控制在立秋之后, 8月10日至15日播种。选择抗病性强、商品性好、丰产性能好的品种, 如杂交种神绿白菜。可毎亩用100 g菜丰宁拌种150 g, 进行种子消毒。采用条播或穴播, 亩用种250 g左右。在垄上划沟, 深2 cm左右, 将种子均匀播种, 然后盖*1 cm左右, 立即浇水。
2.田间管理
2.1 整地施肥。
大白菜的根系主要分布在浅*层, 前一茬收获后进行20 cm左右的翻耕, 不宜太深, 同时耙平。大白菜的需肥量较大, 要施入较多的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一般亩施3 500 kg以上, 亩施尿素5 kg、过磷酸钙20 kg、硫酸钾10 kg, 以铺施、翻入*中为好, 也可作畦施条施。
2.2 定苗、补苗。
定苗包括:间苗、补苗和定苗。当苗长到拉十字时进行第一次间苗;拔除子叶不正常或瘦弱的苗;第2次间苗在2~3片叶时进行, 每穴留3~4棵健壮的苗;第3次间苗在5~6叶时进行, 每隔10~12 cm留1株或每穴留2~3株。幼苗团棵时按株距进行定苗, 对断垄缺苗的地方要及时补苗。
2.3 水肥管理。
大白菜生育时期较长、产量较高, 对养分需求量较大, 由于各个时期的生长量不同, 对肥水的需求也不相同, 施肥与浇水常结合进行。发芽期*壤保持湿润, 播种当天浇一水, 顶*浇一水, 出齐苗浇一水, 浇水时不可漫灌。在间苗和定苗后分别浇一次水。对肥料总的需求是前期以氮肥为主, 后期结合磷、钾肥, 苗期吸收养分较少, 莲座期明显增多, 包心期吸收养分最多。定苗后追施一次提苗肥, 每亩追施尿素5 kg, 促进幼苗生长。莲坐期根系吸收能力增大, 蒸腾量也增大, 需肥水较多, 可追施粪肥1 200~1 500 kg, 或氮、磷、钾复合肥30 kg, 再加每亩施用尿素10 kg、过磷酸钙15 kg, 施肥后浇一次大水, 然后进行较深的中耕, 适当控制水分。结球期对水肥的需求也是最多的。包心期, 结合浇水亩施尿素20 kg、过磷酸钙20 kg、硫酸钾15 kg, 每隔10 d左右浇水1次, 保持*壤湿润。
2.4 其他管理
2.4.1 中耕除草。
大白菜中耕除草结合间苗、定苗进行2~3次, 深度3~6 cm, 以不伤根为度。
2.4.2 束叶。
初霜到来之前, 叶球基本充实时, 用细绳将大白菜外叶拢在一起, 在叶球三分之二处捆扎, 主要是对中、晚熟品种而言, 起到防止冻害, 使叶球外叶软化, 提高品质, 便于收获和运输。
2.4.3 收获。
收获太早, 叶球不充实, 产量较低, 不耐贮藏;收获过晚, 一旦天气持续降温会发生冻害, 应根据天气预报, 在第一次霜冻以前抢收完毕, 一般在立冬前3~4 d收获。
3.病虫害防治
3.1 软腐病。
用菜丰宁拌种, 每亩100 g, 对易发生病害的品种、地块进行种子消毒。软腐病多发生在结球期, 莲座后期用链霉素200 mg/kg加0.5%的磷酸二氢钾喷施, 隔1 d喷1次, 连续防治2~3次。
3.2 病毒病。
苗期叶片皱缩, 叶脉坏死, 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白菜, 药剂防治用20%的病毒A 500倍液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 隔10 d 1次, 连续防治2~3次。
3.3 干烧心病。
在生长期喷施0.3%的氯化钙溶液或0.25%~0.50%的硝酸钙溶液, 可降低干烧心发病率。
3.4 虫害。
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或高效氯氟氰菊酯或避蚜雾可湿性粉剂, 或1.8%阿维素乳油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