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大蒜常见的生理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26 11:12:11    浏览次数:211
导读

大蒜有哪些常见生理问题?目前, 大蒜生产中存在严重的种性退化现象以及各种不良发展,所以下文为大家整理了大蒜常见的生理问题及

大蒜有哪些常见生理问题?目前, 大蒜生产中存在严重的种性退化现象以及各种不良发展,所以下文为大家整理了大蒜常见的生理问题及预防措施。

一、大蒜种性退化

大蒜种性退化现象为植株日趋矮小, 假茎变细, 叶色变淡、变小, 小瓣蒜和独头蒜增多, 提早枯黄植株增多, 产量降低等。造成种性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1、大蒜用蒜瓣进行无性繁殖, 不经过有性世代, 这是种性退化的主要原因;

2、在生产中, 如*壤贫瘠、缺乏有机肥料, *壤理化性状不良、缺少水肥、高度密植、采薹过迟、茎叶损伤、选种不严或不当的栽培管理, 均会引起大蒜种性退化;

3、病毒病, 大蒜体内普遍存在病毒, 当病毒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种性就明显退化。当大蒜鳞茎膨大期时正值高温干燥气候, 极有利于病毒的传播与流行。因此, 病毒导致的大蒜种性退化现象十分严重, 而在高纬度地区则稍差一些。

4、为了防止大蒜的种性退化现象, 应十分注重有机肥的使用及选种、留种工作。

1) 、有机肥的使用, 应注意数量与质量, 最好是选择质量较好的商品有机肥, 如“海状元”海藻有机肥或“海状元”海藻有机无机复混肥, 对增加*壤有机质、改良*壤理化性能及提高大蒜的抗逆性均有良好的效果。

2) 、增施微生物菌肥 (剂) , 调整*壤 (特别是根际*壤) 的微生态平衡, 降解*壤中有害残留物质, 促进大蒜生长, 增强大蒜的抗病抗逆能力。推广应用证明, 使用“海状元”海藻微生物菌肥 (剂) 对防止大蒜的种性退化有着显著效果。

3) 、大蒜选种, 应从田间管理开始, 在栽培中, 应做到选择良好的地块, 挑良好的蒜种, 播种前剔出受冻、受热、受伤、发芽过早、发黄、失水干瘪的蒜头。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 培育壮苗, 加强肥水, 适时收薹收蒜。

4) 、大蒜留种, 收获时应从田间开始选种, 首先选叶片落黄正常、无病虫害表现的植株, 再从中选头大而圆, 底平无贼瓣、无损伤、大小均匀、皮色、肉色和分瓣数符合本品种特性的蒜头, 单晒、单辫和单收藏, 妥善保存。

二、大蒜二次生长

根据二次生长在大蒜植株上发生的部位, 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外层型二次生长大蒜植株外层叶片的叶腋中萌生1至数个鳞芽, 鳞芽延迟进入休眠而继续分化和生长, 形成独瓣蒜, 或没有花薹的分瓣蒜, 或有花薹的分瓣蒜, 结果在蒜头的外围着生一些排列错乱的蒜瓣或小蒜头, 使整个蒜头成为畸形。这种类型的二次生长对商品品质的影响最大。

1.内层型二次生长

在大蒜植株内层叶片的叶腋中, 正常分化的鳞芽延迟进入休眠, 鳞芽外围的保护叶继续生长, 从植株的叶鞘口伸出, 形成多个分杈。有的分杈发育成正常的蒜瓣;有的分杈发育成分瓣蒜, 其中有少数分瓣蒜还形成了花薹。轻度的内层型二次生长对蒜头的外形影响不大, 发生严重时, 蒜薹变短, 薹重降低, 蒜瓣排列松散, 蒜头上部易开裂, 所形成的分瓣蒜外观酷似一个肥大的正常蒜瓣, 常被选作蒜种, 但播种后由一个种瓣中长出2至多株蒜苗, 从而影响所生蒜头的产量和质量。

2.气生鳞茎型二次生长

蒜薹总苞中的气生鳞茎延迟进入休眠而继续生长成小植株, 甚至抽生细小的蒜薹。发生气生鳞茎型二次生长的植株, 常使蒜薹短缩, 丧失商品价值, 但对蒜头的影响不大。这种类型的发生率一般很低。

除了上述3种基本的二次生长类型外, 有时在同一植株上还会出现两种类型混合发生的情况。

3、大蒜二次生长产生的原因

(1) 种蒜的选用不当。由于遗传性是使大蒜产生二次生长的主要因素, 所以栽种大蒜首先应该选用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大蒜品种, 种蒜应具备蒜头大, 蒜瓣肥, 且每瓣蒜分体明显, 4-8瓣构成一头。若选用不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品种, 将会大大促进大蒜二次生长现象的产生。

(2) 蒜种储藏场所的环境条件不当。若蒜种播前30天在14-16℃或0-5℃, 空气相对湿度75-100%的环境中贮藏, 低温加上高湿将会使大蒜外层型和内层形二次生长株率提高。

(3) 播期不当。蒜瓣是由鳞茎盘上叶腋的侧芽发育形成的, 同时受温度、光照、养分等多方面的影响, 因此盲目提前播期, 也是使大蒜产生二次生长的一个主要原因。

(4) 蒜种处理不当。有些地方的蒜农喜欢在播前将蒜种进行冷凉或低温处理一下, 然后再进行播种, 认为这样会使得大蒜早出芽, 其实这样做也会促进大蒜内层和外层的二次生长。

(5) 蒜瓣大小的选择不当。有人认为作为蒜种的蒜瓣越大越好, 更易于生长, 其实据笔者几年的观察, 作为种蒜的蒜瓣大小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 太小易于形成独瓣蒜, 太大则会出现较多的二次生长。

(6) 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大蒜的适应性较强, 但在生长过程中对环境条件、养分、水分都十分敏感, 管理过程中的大肥大水和偏施氮肥, 都会造成大蒜产生二次生长。

4、大蒜二次生长的防治措施

(1) 选用优质蒜做种。农谚说“好种出好苗, 好苗产量高”, 所以种植大蒜时首先确定蒜种的选用, 应选择色泽洁白、顶芽肥大、无病无伤的蒜瓣, 要坚决淘汰掉断芽、腐烂的蒜瓣。

(2) 改善贮藏条件。在播种前30天, 将蒜种贮藏在温度20℃以上, 空气相对湿度75%的环境中, 可以十分有效地控制二次生长的产生。

(3) 严格播种期。适宜大蒜鳞茎膨大的温度为20-25℃, 高于26℃大蒜进入休眠, 日照时数低于13小时新叶虽可继续分化, 但不能形成鳞茎盘上的侧芽, 所以大蒜栽种时必须因地、因种严格播期, 不能盲目提早播种。蒜农们常说“中秋不在家, 端午不在地”和“春蒜不出九”, 就十分明确地指出了秋大蒜适宜在9月下旬-10月上旬, 春蒜在3月中旬以前播种。

(4) 适当进行蒜种处理。播种前将种蒜在阳光下晾晒2-3天, 使得蒜瓣间疏松, 掰蒜瓣容易。播时剥掉蒜皮, 除去残留茎盘, 这样既可减少大蒜二次生长的产生, 又可以使其萌芽早、出苗整齐。

(5) 合理密植。合理地密植有利于大蒜整齐及个体生长, 白皮蒜的最佳行株距为16×10厘米, 红皮蒜的最佳行株距为10×8厘米。

(6) 加强管理措施。在大蒜的整个生长期中, 需要加强肥水供应, 但不适宜大肥大水。在最关键的鳞茎膨大期可每亩 (667平方米) 随水追施“海状元”海藻冲施肥8-10公斤;每隔3-5天浇1次小水, 保持地表不干即可;此期还可以叶面喷施“澳洛珈”高钾海藻精1500倍液2-3次, 以增补磷钾肥。

三、面包蒜

面包蒜是由于大蒜鳞芽分化异常而未能膨大成蒜瓣的畸形鳞茎, 基肥中氮、磷和钾配比不合理, 尤其是钾肥过少, 磷肥相对过多及追施氮肥时期过早、量过大是形成面包蒜的主要原因。

防止面包蒜的措施是重视使用钾肥、氮、磷、钾配比合理及适期、适量追施氮肥。并在鳞茎膨大期叶面喷施“澳洛珈”高钾海藻精1500倍液2-3次。

四、独头蒜

独头蒜是大蒜不分化鳞瓣、不抽花茎、每头仅一瓣的现象。独头蒜产量低、无蒜薹。其发生的原因有两个:

1、春播时间过晚, 不能满足抽薹对低温的需要, 也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供给鳞芽的分化, 其结果不仅不抽薹, 也不能形成侧芽, 而在长日照和温暖的气候来临时, 外层叶鞘中的营养内移, 贮于顶芽的最内层鳞片之中, 使顶芽的内层鳞片变得特别肥厚, 而形成独头蒜;

2、种蒜瓣太小、*壤贫瘠、密度过大、叶数太少、肥水不足等均会导致独头蒜的产生。防止独头蒜的措施是春季要适当早播, 种蒜瓣不要太小, 注意肥水管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蒜农们其实可以多多学习,尤其是在目前蒜价行情越来越不好的局面下,提高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041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