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大棚种植为什么要撒草木灰?提高大棚蔬菜产质量的十大技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26 09:33:13    浏览次数:266
导读

早春气温低,光照弱,气候忽冷忽热,导致早春部分大棚内蔬菜长势减弱、营养不足、叶片发黄、病虫害较多,影响了蔬菜瓜果的产量和

早春气温低,光照弱,气候忽冷忽热,导致早春部分大棚内蔬菜长势减弱、营养不足、叶片发黄、病虫害较多,影响了蔬菜瓜果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要及时采取积极的管理应对措施才能保证大棚蔬菜正常生长。下面给大家介绍可提高大棚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十个小技巧。

一、双层覆盖

在大棚内覆盖地膜或增设小拱棚。覆盖地膜可使*表*壤温度提高 2℃ ,增设小拱可使蔬菜生长环境的气温保持在15℃以上。

二、园*消毒

每平方米床*用3 -5克 多菌灵或溴化甲烷处理,以杀灭*壤中的病原菌,防止*传病害的发生。

三、改进架膜方式

用铁丝代替竹竿、竹片架膜,用塑料绳代替竹竿为攀附物,能减少遮光度,提高光合效益。

四、改进灌水方式

采用滴灌或膜下暗灌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大水漫灌,可使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10%以上。

五、选用无滴棚膜

此种植上不会凝聚水滴,适光率可达98%以上。如用一般棚膜,可在棚膜上涂灭滴灵或每日坚持清扫,以消除膜上水滴,增强光照。

六、撒草木灰

在大棚经常撒干草木灰,可抑制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的发生,促使蔬菜健壮生长。

七、增施二氧化碳

在棚内燃烧沼气,既提高了棚温,又增补了二氧化碳气体。

八、设置反光幕

在棚室后墙设置反光幕,下端垂直地面,能增强弱光区的光照,提高2℃-3℃地温。

九、施用生长调节剂

正确使用外源性植物生长激素,可促进植株生长,防止落花落果。

十、巧妙施药

采用粉尘、烟雾等施药方法,既没有喷雾施药法湿度加大的缺陷,又简便易行,且药效稳定持久。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提高大棚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十个小技巧。棚室内栽培蔬菜,最好白天气温控制15-23℃为宜,最高不要超过25℃,夜间10℃左右,不要低于5℃。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016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