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有哪些缺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01 10:29:49    浏览次数:104
导读

近年来博乐市玉米机械收获面积迅速扩大,秸秆还田面积也随之迅速扩大。2010年玉米机械收获面积达21万亩,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9

    近年来博乐市玉米机械收获面积迅速扩大,秸秆还田面积也随之迅速扩大。2010年玉米机械收获面积达21万亩,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90%,是2009年的3.5倍。2010年玉米秸秆还田工作即将开始,为使今年玉米秸秆还田质量不断提高。我将在近几年来乡、镇农业技术指导工作中,对了解和调查到的在玉米秸秆还田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归结如下:  

  一、秸秆翻压入土浅  

  在今年播种时大部分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耙地后,地里玉米秸杆、玉米根茬遍地都是,划烂地膜现象严重,影响播种质量。主要原因是秸秆翻压入土浅,没有用大马力翻耕机作业,翻耕深度浅。  

  二、秸秆在翻压时扎堆影响犁地质量  

  大部分用机械收获玉米地块,秸秆粉碎后直接抛撒在地里。由于个别地方粉碎后的秸秆抛撒较厚,在犁地时秸秆扎堆影响犁地质量。  

  三、土壤较干的地块没有进行秋灌  

  部分地块较干的地块,玉米收获后没有进行秋灌就开始犁地翻压玉米秸秆。若遇到秋季降雨量少,来年玉米秸秆腐烂不完全。因为秸秆分解依靠的是土壤中的微生物,而微生物生存繁殖要有合适的土壤墒情。若土壤过干,会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减缓秸秆分解的速度。所以,对于部分土壤较干的地块在翻压前一定要先秋灌,然后在犁地翻压,确保玉米秸秆充分腐烂。  

  四、秸秆还田后没有补充氮肥  

  从近几年本地区玉米秸秆还田情况中看出,大部分秋季秸秆还田的地块都是白地翻压,没有施用基肥有机肥或化肥。造成来年农作物脱肥早,影响作物产量。原因是: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在分解玉米秸秆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才能完成腐化分解过程。秸秆还田的地块不增施氮肥,微生物必然会出现与下茬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氮素的现象,从而影响幼苗正常生长。所以,秸秆还田的地块除了施用有机肥、磷肥、钾肥以外,每亩还要多施尿素8 -10公斤 ,才能满足土壤微生物在分解玉米秸秆时所需氮素。为避免下茬作物早脱肥,就必须在犁地前施足基肥,充分补足氮肥。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027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