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种甜叶菊要防斑枯病害的发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6 11:07:59    浏览次数:77
导读

斑枯病是东台甜叶菊生产上的首要病害,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近几年该病逐年加重发生,严重制约甜叶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甜叶

斑枯病是东台甜叶菊生产上的首要病害,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近几年该病逐年加重发生,严重制约甜叶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甜叶菊斑枯病属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之后扩大成角斑或近圆形斑点,后期病斑上产生多个小黑点。病株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导致早期落叶。

  从近几年的发病情况来看,东台甜叶菊斑枯病主要有几方面发生特点。一是面积大,几乎所有种植甜叶菊的田块均有不同程度发病。二是危害周期长,甜叶菊全生育期均可发病。秋季扦插育苗时,病菌可通过扦插苗上的病叶进入苗床并扩展危害,冬春季低温期苗床发病较轻,春季定植后随着温度升高、雨水增多病害加重,6~7月进入扩散危害高峰期。头茬甜叶菊收获后,二茬新生枝叶也会发病,但危害损失轻于头茬。三是品种间发病程度有差异。分枝力强的守田2号等品种,其发病程度明显重于顶端优势强的守田3号。

  防治甜叶菊斑枯病,应注意轮作换茬,加强管理,并及时开展药剂防治。

1、轮作换茬: 苗床要精心选址,减少菌源随苗土传播,尽量选择无病插穗。选择非重茬田块定植,有条件时大田要实行水旱轮作。

2、加强田间管理: 深翻田土,大田开好三沟,浇灌以根际周围为主,不能大水漫灌,及时通风降湿、清理病残体。

3、化学防治: 气候适宜时提早施药保护,田间零星见病后连续用药。可交替选用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等药。部分甜叶菊品种对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等药敏感,使用时要先小面积试验,确定安全后再使用。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158 second(s), 13 queries, Memory 1.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