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大丽花白粉病害及青枯病害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6 11:07:51    浏览次数:107
导读

大丽花适应全国不同气候及土质,病虫害少,易管理,最好繁殖。效益优势明显,生长最快、花期最长、花量最多,花朵最大,大于牡丹

大丽花适应全国不同气候及土质,病虫害少,易管理,最好繁殖。效益优势明显,生长最快、花期最长、花量最多,花朵最大,大于牡丹10~20公分。

  【大丽花白粉病】

  一、症状: 大丽花白粉病危害叶片、嫩芽、花柄和花芽。病部表面产生一层白色粉状物,即分季孢子。叶片上几个小病斑可连接成大病斑。被害后,植株矮小,叶面凸凹不平或卷曲,嫩梢发育畸形。花芽被害后不能开花或只开出畸形花。严重时可使叶片干枯,甚至整株死亡。秋冬产生灰色的菌丝体及少数小黑点。小黑点为闭囊壳。

  二、病原: 为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 DC.,子囊菌纲、白粉菌目。菌丝生在叶片正、反两面。

  三、传染途径: 以菌丝体越冬。翌年温度上升至18℃~25℃时,菌丝体开始生长,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即萌发长出菌丝,产生吸胞,吸取组织内营养。高温高湿利于发病。

  四、防治方法:

  1、剪除并销毁病株。

  2、发病季节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大丽花青枯病】

  一、症状: 根和块根被病菌侵染后变褐腐烂,地上部叶片萎蔫,下垂枯死。横切病根、茎,木质部呈黄褐色,并有细菌脓液溢出。

  二、病原: 为青枯病原菌Pseudomons solanacearum E.F.smith。

  三、传染途径: 病菌可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腐生,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则大量养殖,遇寄主便从伤口侵入。高温多雨季节移栽时,若土壤或肥料带有青枯病菌,最易发病。

  四、防治方法:

  1、培育无病苗,避免在病区选择养殖材料。

  2、不要用发生过此病的土壤种植。加强苗木管理,避免产生伤口。淋水要适当,并要防止病区灌溉水流向健株。发现病株应拔除烧毁。

  3、改良土壤: 每亩撒施消石灰100~150公斤,施足腐熟农家肥,翻整土,使土壤肥沃、松散、微碱性,以抑制病菌繁衍,并增强植株抗性。

  4、药剂防治:

  (1)及时清除、烧毁病株,每穴灌注2%甲醛液或20%石灰水消毒,也可撒施石灰粉。

  (2)发病初期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用30%DT(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DTM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

  (3)也可用上述药剂灌根,每株灌药液0.5公斤,并结合喷雾,7~8天1次,连续3~4次。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028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