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豇豆主要病害特征及其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5 09:29:45    浏览次数:111
导读

豇豆根系再生力弱,多用直播的方法。发芽适温25~30℃,播种时气温应在20℃以上。 ①播种前盆土应浇透水,每穴3~4粒种子,覆土

豇豆根系再生力弱,多用直播的方法。发芽适温25~30℃,播种时气温应在20℃以上。 ①播种前盆土应浇透水,每穴3~4粒种子,覆土约2~3cm。 ②发芽后间去病弱苗,每穴留2~3株;3~4片真叶时再间苗1次,每穴留1~2株。 若需移栽,发芽后3~4周,长出2片真叶且第1片复叶展开时即可定植,然后浇透水,成活后进入正常管理。
一、豇豆根腐病病害: 植株的主根与地下的茎开始出现红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逐渐变成暗褐色至黑褐色,稍凹陷或开裂。开花结荚后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枯萎,一般叶片不脱落。病株主根受害后腐烂,不生侧根,植株矮小,严重的茎叶枯萎死亡。防治方法:1宜与葱蒜类或白菜类蔬菜、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2加强栽培管理。实行高垄栽培或深沟窄畦栽培;及时清沟清除渍害,降低田间湿度和地下水位,促进根系发育;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减少菌源;3实施药剂防治。在田间零星发病时开始用药。施药方法为灌根或泼洒茎基部,7~10天1次,连续用药3~4次。灌根每次每株灌药液250毫升。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70%敌克松粉剂1500倍液、20%络氨铜水剂400倍液。
  二、豇豆锈病病害: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蔓和豆荚也可受害。发病初多在叶片背面形成黄白色小斑点,微隆起,扩大后形成红褐色疱斑,具有黄色晕圈,疱斑破裂后散放出红褐色粉末,痕斑处的叶片正面,产生褪绿斑。植株生长后期,病部产生黑色疱斑,含有黑色粉末。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栽培;2加强栽培管理。调整好播种期,使收获期避开雨季、清沟排渍,防止受害、收获后清洁好田园;3实施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选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防。15天左右喷防1次,连喷2-3次、或用50%莠锈灵乳油800倍液、50%多茵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喷治,7~10天1次,连喷2~3次。
  三、豇豆煤霉病病害: 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和豆荚也能受害。最初在叶片两面生出紫色斑点,以后扩大成淡褐色近圆形病斑,表面密生煤烟状霉层,叶片背面多于正面。严重时,病叶干枯、早落。最后植株仅剩下顶端少部分嫩叶。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确保田间通风透光条件良好,合理施肥,要重视施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提高植植的抗病力、及时清除病叶,减少菌源;2及时施药防治,在发病初期立即喷施药控制。10天左右1次,连喷2~3次。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灭病威胶悬剂800倍液、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更多相关阅读: 豇豆病害防治 豇豆虫害防治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031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