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果桑高产栽培及药剂防治病虫害的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2 11:19:16    浏览次数:81
导读

果桑是以结果为主,果叶兼用桑树的统称,具有极其丰富的营养和多种医疗保健功能,而且口味鲜美,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果桑是以结果为主,果叶兼用桑树的统称,具有极其丰富的营养和多种医疗保健功能,而且口味鲜美,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危害果桑的害虫主要有桑毛虫、桑尺蠖、菱纹叶蝉、桑天牛等,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炭疽病、白粉病、菌核病等。

一、建园标准:  先开好定植沟,沟深50厘米,宽60厘米,沟底铺一层厚20厘米左右的稻草,上覆10厘米左右表土,表土上再施鸡粪、复合肥,然后回填。每亩共施稻草1500千克,鸡粪2000千克,复合肥150千克(或施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定植密度一般采用株行距1米×2米,亩栽 333株,山地、丘陵、滩涂等地0.8米×1.5米,亩栽555株。定植时将苗木放于填平的定植沟内,并将根系理顺使其向四周伸展,然后培土踩实,根据土壤墒情适量浇水。

  二、整形修剪:  定植后的苗木在距地20~25厘米处短截定干,发芽后每株即可萌发新梢5~6个,新梢长至15~20厘米时摘心,以促发侧枝,增大树冠(若一次摘心发枝太少,可反复摘心2~3次,确保当年抽出结果母枝15~18个)。第二年5月底或6月初,当桑椹成熟采收后,结合整形进行夏季修剪,所有的结果母枝均留2~3芽短截,促进其萌发新梢,作为下年的结果母枝。短截的时间宜早不宜迟,以保证新梢充足时间生长,积累营养进行花芽分化。每年都在桑椹采收后短截,逐步形成低干树形。冬季修剪时将夏季萌发的过弱小枝、腐虫枝全部从基部剪除,并将保留的结果母枝适当短截,一般剪去枝梢顶端20~25厘米。

  三、抹芽摘叶:  抹芽时间一般在3月中下旬,抹除主干上萌发的不定芽、结果母枝基部的弱小芽;摘叶在果桑成熟前5~7天,即开花后25天左右,摘去结果枝基部的2~3片叶子,以增强阳光照射,利用营养积累,提高果实品质。

  四、水肥管理:  果桑需水期主要是春季萌芽期和夏剪后萌芽期,如果这两个时期出现干旱,有条件应及时补充水分。每年冬季于定植行中间开沟施肥,施肥量及施肥方式同”建园标准”(或多施农家肥减少化肥);夏剪后亩施碳氨50千克或尿素20千克;始花期和幼果期分别叶面喷施一次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子正反两面都要喷施,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反面吸收率是正面的5倍),以提高果实含糖量,促进早熟,使桑椹果大色艳,稳产增产。  五、及时采收:  一般桑椹于5月上旬成熟,当桑椹刚刚由红变黑,且晶莹明亮时表明桑椹已成熟,应及时于清晨采收,注意轻拿轻放,不要碰破表皮,先用小塑料盒包装,再装入纸箱,一般每箱重10~15千克,即可运往市场销售。

  六、病虫害防治:  危害果桑的害虫主要有桑毛虫、桑尺蠖、菱纹叶蝉、桑天牛等,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炭疽病、白粉病、菌核病等。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①每年冬季将修剪的枯枝落叶焚烧后结合深翻土壤及施肥深埋。②萌芽前用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对枝条及全园进行消毒。③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分别喷一次75%百菌清8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间隔7天。④若桑椹感染菌核病,应摘除病果,带出果园焚烧并深埋。⑤6月下旬至7月中旬对枝干半木质化和木质化的部位进行涂白,预防桑天牛;如发现桑天牛危害枝干,幼虫可采用蛀孔注药或药签塞入,发现成虫可人工捕捉。⑥7、8、9月份高温多雨期,每隔10~15天(应勤观察,间隔天数和喷药次数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不必完全照搬),喷一次40%氧化乐果1200倍加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敌杀死2000倍加75%百菌清800倍液,或敌杀死2000倍加75%百菌清800倍液,两种组合最好交替使用,以防治桑毛虫、褐斑病等病虫害。

七、预防:

【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近年来,随着桑园综合开发的不断深入,种桑不单只为采叶养蚕,果、叶二用的果桑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而果桑比较容易发生桑菌核病,现将桑菌核病的基本症状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基本症状:  桑菌核病是果桑一种主要病害,俗称桑白果病,属真菌类病害;桑树开花时病菌开始侵入,结果后病状显现,颜色呈白色;病果无商品和食用价值。果桑品种较易发病,如不及时防治,严重地块发病率将高达90%以上。

2、防治方法: ①防治时间:分3次进行,每隔7至10天防治一次。第一次:始花期(桑花初开时);第二次:盛花期(桑花全面开放);第三次:盛未期(桑花开始减少,初果显现);②对口农药: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

3、注意事项: ①喷施时雾点须细、周到,不可漏喷。一般每亩用量3~4背包,花序、叶、枝充分湿润,以滴水为度。②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应交替使用。③防治时农药浓度须按标准配,不可任意提高浓度,否则不利于今后防治。桑病防治主要是以防为主,所以应重视前期防治。

【桑园青枯病防治方法】 ①加强植物检疫,培育无病苗木。 ②合理采摘桑叶,全年在采叶喂蚕过程中,尽量减少伤流。③推广免耕法栽培,实行土地轮作。④推广盛东一号等抗病品种。⑤及时排除桑园积水。⑥清除桑园病株和药剂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挖起集中烧毁,对病穴周围用铜铵合剂浇灌处理,即用碳铵3公斤、硫酸铜0.5公斤,拌和后在塑料袋密封24小时,每公斤兑水200公斤浇根部,隔7天1次,连续3次。

青枯病防治重点是加强桑园的培育管理和农业防治。

【桑树断梢病】 桑树断梢病是近几年来北方蚕区多发的一种桑树病害,以陕南春伐蚕区发生较为严重,其它地区也有发现。

1、发生特点: 本病发生在新梢基部。凡桑椹小粒菌核病(白桑椹病)症状明显后,椹柄逐渐变黑褐色,新稍基部皮层慢慢由点线状斑点扩展成块斑至四周围斑。发病新梢病斑部位产生愈伤组织,先出现龟裂之后病斑下陷造成环缢,病变部位失水变细,遇风、雨天或上部触动易折断倒挂树上。 2、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发现白桑椹及时摘除、集中烧毁,青椹期摘除青椹防治效果更好。②药剂防治:一般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乙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在桑树花期喷雾以杀灭病菌。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025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3 M